编者按:
7月25日-30日,第二届消博会在海南海口举办,此次消博会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国际展区达8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前来参展,国内外参展品牌超2800个。
本届消博会特别设立国家展馆的国家有8个,依次为法国、日本、韩国、瑞士、爱尔兰、捷克、泰国、越南,其中法国担任主宾国。重点参展国家达到19个。值得注意的是,RCEP成员国的参展面积比去年首届增长了近20%。
聚焦消费,助力双循环。基于首届消博会成功举办,各国家展馆参与意愿热烈,在现场,本报跟进报道重点国别,各国皆发挥所长,凝聚特色,力图将本国最为优质的消费品带到会场,向中国传播,向世界传播。
记者获悉,本届消博会上,韩国国家展团携20家企业亮相,特别设立精品宣传区,约有70家韩国企业参展,面积共有360平方米。现场展出许多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如香水、化妆品等,配备文化表演活动,受到参会者瞩目。
据悉,韩国展馆由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reaTrade-InvestmentPromotionAgency,KOTRA)组织筹办。KOTRA广州办事处馆长金柱澈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继去年首届消博会之后,今年是KOTRA第二次组织韩国展团参展消博会,这也是他本人第一次参加消博会。据他了解,韩国展商给予消博会充分肯定,并表示,消博会给韩企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中国消费者的机会,是了解、开拓中国市场的理想平台。
金柱澈在韩国展馆现场
金柱澈进一步表示,在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的当下,许多韩企继续将中国市场视作“重中之重”。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并生效,中韩双边贸易额在2021年突破3600亿美元,中韩贸易合作长期向好不会改变。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重点关注海南免税政策及市场,未来可期。
期待本届消博会成果
据悉,在本届消博会,韩国展团依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主要展出韩国化妆品、红参、榨汁机、厨房用品、配饰等产品。KOTRA还与韩国旅游发展局共同筹备了精品宣传区、韩国文化体验区,并配备KPOP舞蹈表演以及韩国文化体验活动。
金柱澈向记者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消博会。“据我所知,去年首届消博会成果丰硕,韩国馆人气火爆,所以今年我们也非常期待”。
消博会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围绕“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打造的国际消费精品的全球展示和交易平台。金柱澈称,消博会为全球消费精品企业,包括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庞大市场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很多韩国企业前来都抱着同样的期待:力图通过参会对中国市场、中国客户有更多了解,进而助力其调整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拓展更多商机。
谈及中韩近两年的合作发展,金柱澈称,近年来,中韩两国经济交流从侧重于“量”过渡到了侧重于“质”。以对广东省投资的韩国企业为例,在中国投资的法人和企业,在中国及全球市场奋力拼搏。LEDDisplay、化学、氢燃料电池等行业企业,以全球竞争力为基础,充分利用中国优秀的相关产业和地理环境不断发展;贸易交流层面,FTA落地,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中韩两国双边贸易朝着更加多元、更深领域发展,各种各样丰富的展会,如消博会、进博会,给了韩国与中国互相了解彼此的机会。
“据我们了解,展商们对消博会评价普遍都很高,消博会是非常重要的展示宣传平台,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中国消费者的机会,是品牌了解、开拓中国市场的理想平台。”金柱澈说。
“将中国市场视为重中之重”
金柱澈向记者表示,KOTRA是为国际贸易、投资提供支持的韩国政府机构。最初成立于1962年,目前在83个国家及地区的128个城市开设贸易馆,致力于在世界各地为韩国企业与当地企业合作搭建桥梁。该组织的使命有两个:其一,在贸易领域,通过多项业务帮助韩国企业出口;其二,在投资合作方面,分为吸引外国企业“引进来”业务和帮助韩国企业“走出去”业务。在中国多年,他们带领韩企筹备多个展览,2010年上海世博会韩国馆便是由KOTRA负责。世博会、进博会、消博会这样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对于韩国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至本月末,已是金柱澈在中国履职的第13个年头。2021年8月1日,金柱澈到广州任职,任期为3年,在广州贸易馆任职之前,他曾先后在三个海外贸易馆——上海、青岛、长沙工作。回忆起这些年在中国的工作经历,金柱澈表示,自己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在支持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时,让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变化是:如果说过去许多韩国企业都在中国取得了成功,那么现在,只有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金柱澈说。
近几年来,全球商业环境、贸易环境变得愈加复杂,竞争更为激烈,金柱澈进一步表示,无论是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韩企,还是在中国投资的韩企,都曾向他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尽管如此,很多韩企将中国市场视为“重中之重”的观念从未改变。金柱澈表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巨大的市场以及中国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这些积极的因素可以提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