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自本月27日起生效。同时,在美国通胀9.1%创下42年新高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加速加息。全球主要央行货币加息潮将在下半年继续考验中国货币政策的定力。
而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在IMF执董会完成了对SDR的定值审查后,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到12.28%,权重仍保持第三位,新的SDR篮子在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渣打银行估算,人民币在此轮SDR定值审查中权重上升1.3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两次审查期间(即2010年至2014年,2017年至2021年)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加和人民币在外汇交易中比重的上升。本期话题,我们来关注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国际化。
7月LPR按兵不动,全年降息窗口关闭?IMF调高人民币在SDR篮子中的权重,哪些因素发挥了加分项作用?哪些因素还有提高空间?人民币上半年走势强劲,人民币已成重要避险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审慎推进过程当中,应防范什么风险?人民币汇率下半年走势如何?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学家丁爽。
丁爽的主要观点:
降息窗口已关闭但融资利率依然会下行
出口强劲为上调人民币在SDR权重作出贡献
在金融变量方面人民币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有成为避险工具的独特性
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保持政策自主性
汇率有更大灵活性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
人民币具备条件继续保持稳定
降息窗口已关闭但融资利率依然会下行
第一财经:7月份LPR一年期、五年期都按兵不动,业内认为LPR可能在三季度会有一些调降的可能,但是7月份我们看还是保持不变,还是跟西方国家比较大幅度的紧缩有关吗?
丁爽:我们感觉就是中国的政策利率,如果是看一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和7天的逆回购利率而言,降息的窗口已经关闭。主要的原因,刚才说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的紧缩政策加快加息,这些是一个原因。从国内的角度,通货膨胀近期有所上升,而且下半年可能会呈现一个上行的趋势,虽然还不会超出我们的通货膨胀目标,但是个别月份有可能会达到3%甚至超过3%。经济总体来说也是触底回升,所以这三个因素决定政策利率的下调的空间已经很小,或者说已经不存在。
我们觉得央行还会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来降低银行的负债端的融资的成本。一方面可以通过央行的再贷款利率,现在很多的再贷款便利的利率都是1.75%,是比较低的。另外,就是存款利率的改革,引导存款利率,也是反映经济的一个走势是有所下行。还有一个就是央行在银行间市场,它的流动性还是提供的比较充足,所以政策利率不下调,并不意味着融资利率就不会下行。
涉及到这个LPR,我们觉得在今年可能不会再下调,实际上现在房地产的低迷的状况,或者说大家买房的热情不是很高,其实利率可能不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现在应该说是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已经是有所下行了,这个可能并不是说要让房地产市场稳定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出口强劲为上调人民币在SDR权重作出贡献
第一财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已经上调了人民币在SDR篮子的权重,计算权重应该是有几项评定数据的,具体来讲,从我们加入到今年,这5年的两次审查期间,中国在世界五大出口经济体当中的商品和服务出口中的比重是从20.1%上升到了22.3%,这个是对人民币权重上升的贡献是1.1百分点,也是最多的,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两年出口的快速上升,也是为人民币在SDR篮子里的权重的上升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
丁爽:应该说是做出了最主要的一个贡献,也是跟中国的出口持续回升有关。而且中国在全世界它的出口的份额是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出口的增长其实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出口份额进一步上升。
今年对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之后,做了第一次的一个定值的审查。定值审查当中,人民币在篮子中的比重是从原来的10.92%,上升到了12.28%,上升了1.36个百分点,这个也是说明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篮子中的地位在上升,实际上也是在国际金融或者国际储备货币当中的地位也是有所上升。贸易是当中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次可能是过多的倚重中国在出口方面的一个优势。
在金融变量方面人民币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一财经:在这几个权重里,哪一项我们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丁爽:在金融变量方面,人民币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特别是跟刚才提到的其他几种货币,这当中涉及到了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虽然是在全球国际储备当中的比重是有所上升,但是到去年年底还是2.8%,还是低于日元和英镑的。
另外人民币在全球的外汇交易当中的比重也是相对比较低,人民币在国际银行的负债和国际债券方面的比重,以人民币计价的这些负债,它的比重也是比较低,所以接下来,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权重,可能就是在这几个方面必须要有进一步的提升,这方面应该说空间还是比较大。
在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一财经:IMF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