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Q2增长结构的两条暗线
更详细的二季度GDP生产法、支出法结构数据进一步显示,房地产竣工走弱和财政支出力度不强是增长不及预期的两大主要原因。昨日公布的二季度支出法实际GDP增长贡献显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对二季度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0%、0.3%、1.1%。1)最终消费贡献与我们预测数相当接近,但其背景是居民服务消费6月反弹大幅强于我们预期,从而居民可选商品消费拖累程度较大,此外疫情冲击阶段适逢留抵退税集中期,财政支出难以逆周期高增。2)净出口拉动作用与我们此前测算(1.3%)也相当接近,6月工业生产稍弱于预期呈现出部分化解4-5月被动补库存情况,后续月份工业生产改善预计可以持续。3)资本形成拉动大幅低于我们预期(1.2%),与生产法房地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速的大幅下探相匹配,意味着住宅竣工的快速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拖累程度较深。
财政支出、新增再贷款有望增加银行间流动性投放。6月银行间流动性整体稳定,央行资产负债表呈现三大特征:央行财政配合新增投放约3000亿、专项债集中发行导致流动性小幅趋紧、季末重启逆回购扩容投放稳定流动性。展望下半年,三大因素有助于保障银行间流动性持续合理充裕:一、5月新增的三项再贷款额度尚未开始使用,下半年有望额外提供约3800亿增量流动性支持;二、下半年财政支出预计增速大幅回升,政府存款多减可能较为明显,形成新增基础货币投放;三、测算结果显示,央行上缴结存利润用于退税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尚未足额,下半年仍有小幅投放空间。综合上述因素,上半年央行流动性投放靠前发力已经基本完成,已经可以充分保障银行间流动性全年合理充裕,维持下半年不再进行新的基础货币投放和降准操作的预测不变,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目标重在宽信用,再度宽货币必要性很低。
7月12日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落地,将工业体系由东部向中西部、特大城市向大中小型甚至县域为主要抓手,推动“工业化-人口流动-更平衡的城镇化-稳健的房地产中长期需求”。目前我国城镇化面临不平衡的城镇化、农业人口“市民化”比例低、城镇人口难以可持续增加三大问题,也加剧了人地矛盾与房地产市场中长期风险,在此背景下,7月12日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上述问题也被《通知》首要明确指出。面对三大问题,《通知》突出指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两大抓手。1)推动城市群发展而非“中心城市化”的城镇化路线,疏解超大特大城市工业产能至中小城市,同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通知》突出指出到2025年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明确“深化户籍改革”、“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并通过财政政策支持配合。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重点回顾:地产销售走弱,人民币有所贬值。1)消费:7月首周乘联会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16%,较上周上行7%。2)地产销售再走弱,因城施策未再新增加码。3)供给: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等实施时间才一个多月,还有相当的实施空间,要继续推动政策落地和效果显现。”5)货币与流动性:MLF等额平价续作,DR007下行。6)财政:下周计划发行新增专项债193.8亿。7)汇率:美元指数大幅上行,人民币有所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