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催生新职业 考证热将迎规范化管理
时间:2022-07-18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7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此次《大典》修订工作,是2021年4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启动的。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向社会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等多个新职业。据了解,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四批新职业。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新职业的发布折射了市场的新需求,以及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拓展,相关培训考试及证书也将迎来规范化管理。

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杨国庆表示,由权威部门发布新职业既是对职业新形态的一种政策反应,更是一种政策引导。他提到,“现阶段就业压力很大程度上也是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假如没有政策引导,一些新兴领域就会长期人才供应不足,或者处于无序状态,对行业发展造成制约。纳入《大典》,这些新职业就会引起更多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投入,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就可以据此开展学生培养、证书认证和人才培训等,逐步促进职业规范化和规模化。”

新职业需求热

暑期来临,各地的博物馆也迎来了众多中小学生。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门口,小学生们被金老师(金晓)组织着拍照留念,“金老师”是一名研学旅行指导师。

金晓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实际上我做这行已经很久了,但最近终于得到了‘官方认可’,这说明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也会被更多的人知道。”

金晓提到的“官方认可”,是指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对拟发布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对包括“研学旅行指导师”等18个新职业的定义与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说明。

《公告》中称,研学旅行指导师指的是策划、制订、实施研学旅行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收集研学受众需求和研学资源等信息,开发研学活动项目,编制研学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解读研学活动方案,组织、协调、指导研学活动项目的开展等。

金晓指出,这一职业现在非常火热,尤其是假期来临,甚至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她表示,自己本身喜欢阅读和旅游,这项工作的场景涉及博物馆、科技馆、野外营地、国内外历史文化景区等,向报名对象讲解各种趣事和知识,感觉每天工作特别快乐。

业内人士张立认为,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在国内的普及,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眼界和视野,研学类体验式教学非常受家长欢迎。“研学旅行指导师自古就有,孔子也算是代表之一。但再一次被大众关注,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需求的提升,随着疫情态势趋好,这一职业肯定会被很多年轻人向往。”

在人社部新发布的这批新职业中,家庭教育指导师亦与教育相关,并被定义为“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家庭教育活动组织等的人员”。

自去年以来,家校教育被相关部门及学校进一步强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表示,“自《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父母的家庭教育进行专业的指导,现在也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因此也面临‘需求热’。”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家长的需求差距较大,家长反映近半数(46.8%)的城乡学校和社区,均未建立家长学校或家教指导机构;27.8%的家长从未参加过学校和家教指导机构的活动。

家庭教育资深人士靳子锋向记者透露,目前家庭教育行业人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孩子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和大人的教育相关。之前孩子不喜欢看书,为了培养她的阅读习惯,我特意咨询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她也帮我想了很多解决方案,现在孩子能够静下心来读完绘本了。”孩子刚迈进小学的家长唐女士提到。

而除了以上职业外,此次人社部还公示了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库运行管理员、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等新职业。

记者注意到,《大典》的一个亮点是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标注为S),共标注数字职业97个。据悉,数字职业是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视角,围绕数字语言表达、数字信息传输、数字内容生产三个维度及相关指标综合论证得出。

杨国庆认为,此次发布的新职业既反映国家发展战略新导向,如数字经济、节能减排等,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新动态,如民宿行业、研学旅行等。

他提到,“此次发布的新职业超过三分之一与数字经济相关,反映出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蓬勃发展的社会现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数字经济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短缺的,加快培养大量数字化人才满足社会需求迫在眉睫。”

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蔡建军认为,新职业显示数字化技术正渗透到各行各业,技术与产业正在深度融合。

“后续在高校专业设定、相关职位的培训体系建立、职称的认定等领域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最终的目标是从角色定义向人才打造再向人才输出最后到价值转化,不断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全社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