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仍处于疫情恢复期,出口延续5月的反弹,增速进一步上探。向后看,预计海外需求趋势性的放缓对出口的影响将在三季度末开始逐步显现,但短期7月的出口可能还受益于需求端的韧性支撑以及天气因素的好转仍然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从结构上来看,美国库销比较低的汽车和零部件以及服装短期可能会成为亮点。
事项:2022年6月份,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增长17.9%(Wind一致预期11.9%),5月为16.9%;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1.0%(Wind一致预期3.0%),5月为4.1%;贸易差额为979.4亿美元。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6月仍处于疫情后的恢复期,出口延续5月的反弹,预计三季度末出口放缓迹象将逐步显现。2022年6月出口增速为17.9%,较上月增加1个百分点。我们在上月的进出口数据点评《供应链问题改善,出口出现短期反弹》(2022-6-9)中提到,4月疫情导致的积压需求将带来至少两个月的反弹期,6月出口增速继续抬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积压需求的持续释放叠加海外需求相对有韧性。海关总署也在新闻发布会中提到5-6月长三角等地区的出口增速在快速恢复,而且从中国对主要国家/地区的出口增速变化来看,对日本和东盟出口增速反弹较多,一定程度受益于长三角地区的出口恢复。6月上旬、中旬、下旬,八大枢纽港口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分别为7.7%、29.5%、4.1%,下旬增速明显的放缓主要是因为恶劣天气的影响,全月增速8.4%,较5月全月的7.4%有1个百分点的抬升。向后看,预计海外需求趋势性的放缓对出口的影响将在三季度末开始逐步显现,但短期7月的出口可能还受益于需求端的韧性支撑以及天气因素的好转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从结构上来看,6月出口增长表现较好的主要是消费品,包括鞋、包、玩具、汽车和服装,这个一方面和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增长韧性强有关系,另一方面从美国批发商细分行业的库销比来看,汽车和零部件以及服装的库销比处于相对低位,因此预计这块的出口情况也将相对好于其他行业。
进口增速明显放缓的主要因素是国内需求的疲弱。2022年6月进口增速为1.0%,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为1.7%,略高于过去10年的均值为1.53%,明显弱于上个月的表现。从进出口在疫情下的影响特征来看,国内疫情往往会导致出口在疫情的月份出现明显回落,但后续随着积压需求释放出口会快速增长;但国内的疫情对当月进口影响不大,反而在疫后恢复期,进口需求的调整会逐步显现。6月进口增速较弱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需求疲弱的显现。从进口国家/地区来看,中国对美、欧、东盟、日本的进口增速分别为1.7%、-9.7%、5.3%和-14.2%,相较于上月增速,从美国进口增速的回落最为显著。
从商品来看,进口跌幅较大的商品主要是飞机、汽车、液晶平板显示模组、铁矿砂及精矿、机床等,总体显示国内的消费品和资本品的进口需求出现明显回落。从进口金额增速较高的商品来看,主要集中在资源品如肥料、原油、铜、天然气等,这其中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金额的增长主要由价格支撑。向后看,二季度是国内增速的低点,预计三季度将出现明显改善,对进口需求的升温有一定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