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据央行6月金融统计数据,中国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较5月份高2.3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高1.47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1.4%,较5月份高0.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20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较5月末低0.2个百分点。
【评论】
企业融资需求回升和政府专项债发力共致社融高增,居民信贷需求仍偏弱。6月份社融增量主要来自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人民币贷款方面,导致居民、企业信贷需求分化,企业部门短贷和中长贷均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前期依靠票据冲量托底的信贷结构有所好转。居民部门新增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偏弱。政府债券的增长主要源自地方政府专项债发力靠前,由于已基本达到全年发行限额,后续政府债券对信贷的支撑将减弱。
流动性明显回升,居民和企业储蓄意愿增强。6月份M2增速创2017年以来新高,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财政支出加快和信贷扩张,直接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疫情反弹影响下居民、企业部门投资和消费减少,储蓄意愿增强。M2-M1剪刀差较前值有所收窄,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回升,实体经济中的投资机会增多。
预计下半年货币总基调维持稳健偏松,重点防止居民信用收缩。往后看,货币政策面临多方面制约,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资、稳汇率、稳物价等多重约束,预计货币政策以稳增长为主要目标,大概率偏宽松,但以结构性政策为主,重点针对当前信贷需求偏弱的居民部门,防止居民部门信用持续收缩。
【风险提示】
新变种病毒扩散风险
输入性通胀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