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2022年7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6月外贸数据:以美元计,我国6月出口3312.6亿美元,进口2333.2亿美元,贸易顺差为979.4亿美元。
事件评论
出口超预期续升。6月我国出口再度强势回升,超出市场预期,同比增速由上月续升1个百分点至17.9%。分类型看,加工贸易同比增速大幅回升,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速维持高位,分别录得8.1%、24.6%。分品类看,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金额同比纷纷大幅回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速由上月的21.5%小幅回落至18.5%,仍处高位。分出口地区看,我国对亚洲周边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大幅反弹,对印度、东盟、韩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抬升至63.8%、29%、25.3%,对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速也分别抬升至19.3%、8.2%。总的来说,6月出口在基数抬升的背景下仍然维持了强劲回升,对经济形成较好支撑,我国出口竞争力仍强。
6月出口缘何强劲?主要围绕三条主线:一则,国内复工复产及供应链、物流恢复带动出口恢复性增长。6月以来,疫情对生产影响渐弱,在政策支持下各地复工复产加快,出口主要代表性商品中,汽车、船舶等生产集中在上海、吉林等本轮疫情重点地区的商品,出口数量因素的贡献远高于价格因素,出现价缩、但量增的现象,生产修复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二则,原材料涨价抬升出口金额。受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带动,我国铝材、钢材、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金额同比维持高位,且增长主要由价格因素贡献,意味着原材料涨价推升了出口。三则,外需仍处扩张区间。从外需景气度来看,尽管6月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制造业PMI均出现回落,但仍高于荣枯线,外需扩张带动我国出口走强。
进口增速再度回落。6月我国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回落至1%,其中,进口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金额同比纷纷回落,分别录得-9.7%、-11.3%,国际粮食价格高位回落,带动我国进口农产品金额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2.9%回落至0.5%。大宗商品中,受海外多国货币政策收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需求回落,大豆、铁矿石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行,我国进口大豆、铁矿石量价齐减,进口原油量减价增,均带动我国进口回落。另外,我国复工复产提速引起基本金属需求反弹,我国进口铜量价齐升。
出口拐点或已到来。在强劲出口的带动下,6月贸易顺差较上月走扩至979.4亿美元,大幅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出口强势或难延续:第一,近期我国本土疫情再现反弹趋势,短期生产、物流运输等问题或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二,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使我国出口增速面临持续的下行压力;第三,海外多国受货币政策收紧以及高通胀的影响需求逐渐转弱,外需难以延续,随着海外生产恢复,我国出口份额同样面临冲击,供需均不利于我国出口走强。综合来看,我们预计,三季度出口增速整体缓中趋降。
风险提示
1、海外疫情反复;
2、中美贸易摩擦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