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量367.4万件;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4054.5万件,同比增长20.9%。
我国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这从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数据就可见一斑。
在7月1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新兴技术领域专利储备的增强,支撑了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也增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
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7万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到35.2%。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排前三位的技术领域分别是计算机技术、测量和数字通信,分别占总量的9.4%、7.6%和6.8%。
疫情发生以来,小微企业受到很大冲击。为了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文旅等行业复工复产,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商标质押融资等专项活动。
今年上半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为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这已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连续第三年实现高速增长。
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发展良好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胡文辉在发布会上介绍,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90.6万件,同比增长17.5%。
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量367.4万件;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4054.5万件,同比增长20.9%。
可以发现,专利、商标这两项最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持稳健增长。
国内企业创新活力强劲。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5万家,同比增长20.3%;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为210.7万件,同比增长22.0%。
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33.4万件,同比增长23.4%,以占国内企业47.8%的数量产生了国内企业63.3%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保持着强劲的创新活力。
胡文辉介绍,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申请呈先降后升趋势,总体平稳。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在发布会上介绍,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整体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7.7万件,是2016年的2.8倍,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达到35.2%。
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呈现出“三强鼎立”的态势,三区域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占国内的72.4%;成渝地区发展潜力大、增速最快,近五年平均增速达到27.9%。
葛树介绍,我国在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人工智能为例,2021年,我国在中美欧日韩世界五大知识产权局获得授权的人工智能发明专利达到5.7万件,是2016年的5.1倍,年均增长38.5%。
近日,德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1年,在与数字化相关的数字通信等技术领域,中国在德国的专利申请公开量较上年明显增加,优势地位不断巩固。
打击商标恶意囤积
专利等知识产权发展态势稳中有进,个别知识产权增速回落,但显示了质量提升的趋势。
上半年,我国商标注册量367.4万件,少于去年同期的372.4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商标注册量增长波动强烈。2019年上半年的注册量同比增长67.8%,2020年上半年却负增长25.2%,2021年上半年再次大幅增长,增幅41.7%,直到今年上半年再次负增长。
有专家指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商标审查部门对审查质量的重视。胡文辉在发布会上介绍,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出现了商标恶意注册、囤积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治理工作力度,集中开展打击商标恶意抢注专项行动,常态化打击商标恶意囤积行为,商标注册秩序进一步规范,市场环境也得到净化。”胡文辉说。
一个指标体现了审查部门的治理力度。胡文辉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将一般情形下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7个月。而在2021年上半年,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以内。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也调整了此前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上半年发证5233件,同比减少2396件。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量保持平均69.5%的增速。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这类知识产权的范围很窄,主要针对半导体器件,与国家大力发展芯片,解决‘卡脖子’技术紧密相关,近年来申请量发证量大幅增长是符合现实需求的。当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有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它不像发明专利那样把授权条件卡得很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李顺德说。
“一方面,针对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短板,要加大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泡沫化和套利行为。”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说。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高速增长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