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12日专讯》花旗预计,中国经济增速下半年恢复到5%左右,全年达到3.9%。同时,上调2023年增速预测至6.1%。今年较低的基数以及刺激效果的持续显现将支持2023年的增长,而房地产周期也有望逐步正常化。
*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7.7%,人民币兑美元回至6.95*
该行预测,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从去年0.4%上升到今年7.7%左右,并在2023年维持在5%左右。此外,花旗在未来6到12月内仍然看淡人民币,预计人民币兑美国达到6.95。而过去两年由于疫情影响而被压制的旅行服务贸易逆差在疫情防控措施显著放宽之后也可能回归。经常账户盈馀从今年占GDP的1.8%下降到明年的1%以下,成为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的主要来源。
余向荣认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中国政府将会采取一系列增量政策以巩固需求复苏的势头。房地产支持政策将会持续,直到销售和投资重回正轨。政府料更为积极地采取包括调整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一线城市等在内的政策举措来进一步恢复购房者信心。其次,财政政策也料继续发力。在近期推出的多项准财政工具以外,认为下半年政府需要,也会追加至少1.5万亿元的财政增量资金。资金补充的途径包括提前下达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加国企利润上缴以及盘活存量结馀资金,但发行特别国债或者修订预算的可能性正在下降。此外,货币政策正从危机模式中退出,但仍将维持宽松态势。政策操作将以稳定信贷增长而非降低利率为重点。他强调,下半年人民银行不会降低政策利率,但会降准一次以配合财政和准财政政策。
*中国PPI、CPI下半年走势料分化,美取消关税助缓解华外需压力*
花旗又认为,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可能正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中见顶。中国生产恢复快于内需的现实也将使得工业品通胀趋于缓和,预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通胀(PPI)将从上半年7.8%左右回落至下半年3.9%,并在2023年下滑至1.8%。相反,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动能正在累积,国际粮食和化肥价格高企影响国内粮价,预测CPI通胀将从上半年1.7%翻倍到下半年3.4%,并在2023年维持在3.3%左右。
余向荣认为,美国下半年有望部分取消对华关税,可部分对冲全球衰退风险对中国外需的压力。同时,预期防疫政策将持续优化,到明年或有条件迎来更加显著的放松,从而有助于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的复苏,将助力中国对冲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在2023年走出独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