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攻略》踏入下半年,投资者已基本上接受,而央行亦认同,当前首要任务,是把通胀预期压下去。很多人持有相对悲观的看法,认为目前通胀预期之高,不是美联储说打便打,因为事件的触发点,可不是美联储的强项,而是疫情带来的供应链问题,甚至是地缘局势不明朗所致云云。
*准确围绕2%通胀目标属一厢情愿*
然而,正因如此,反而显出,所谓通胀,关键不是打不打,而是怎样打。是的,触发点是上述理由,但背景却是多年来早已浸湿整个资产市场的货币供应。事实上,多年来,央行打算在拯救金融海啸之后,尽快回复正常,当中固然包括利率水平,更包括量宽的退市缩表,但也不能忘记,正常时候需要的正数通胀预期。
具体而言,是不是准确地围绕2%而行,其实不是重点。观乎目前美联储要么面对十多年近乎没有通胀预期的困境,要么一来便是往双位数走的,若要奢望2%准确地稳定地停留,恐怕是完全一厢情愿。
*加息退市缩表,市场自然配合*
故此,相比之下,局方当前的取态已明显较为务实,与其空谈2%目标,倒不如先快手大手的加息,同步又有退市缩表,才能取信于人,令市场力量顺便推动,而不是事事要由央行亲力亲为。
是的,一般人以为的通胀,其实不完全是通胀,严格来说不是通胀,只是身边其感受到的个别物价的相对价格变化,大格局至疫情反的供应链又或近年的局势动荡,都属于此,供求变化不是瞬间完成,但时间一长,原来价格向上的,供应者便有诱因想方设法增加供应以图利,最终供应来临,价格升势便止。
*供应增需求减,通胀有望受压*
如此一来,不难发现,一众大宗商品和上游原材料,其实已经往这个方向走,背后理由有二,一是上述预期中的增加供应,二是进一步预期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行动打压需求。
果如是,目前投资者已经接受到通胀预期暂时高水平,但不久将来,在央行的工具箱发挥效力,再加上正常的市场力量供求变化,合起来便是有效的控制通胀剂药。前者,作为货币政策,针对通胀这个放诸四海都是货币现象的题目,自然是对题到位。后者,作为针对今次通胀触发点,也一样是合乎常识和逻辑。
*不怕剂药不对症,只怕剂量调不好*
正因如此,目前不怕剂药不对症,只怕剂量调不好。但,说到底,经济活动,尤其是货币政策调控之下的经济活动,本来就像老爷车一样,踩油不一定马上推进,煞制也不一定马上安全停下,时间是关键。
幸好,过去一年多,投资者已成功与央行建立新一套共识,是期望管理的新均衡点,只要美联储顺势而为,加息不要慢下来,量宽的退市缩表更不要敷衍的去做,才有望令所有力量按其原有法则,把突如其来的通胀压下去。
*央行唯今之计,催谷资产升值*
说起来,说起通胀压下去,未必全对,只能说是针对CPI或PPI或PCE等的通胀,而不是资产通胀(升值),因为显然地,十多年没有前者的通胀,只因货币都往资产里跑,近一两年逆转,央行唯今之计,便是重新催生资产通胀。依此看来,对于投资者来说,经历了好一阵子的压力,应该是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