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薪酬折射行业发展动向 财税金融政策优先发力稳就业
时间:2022-07-08 00:00:00来自:证券日报字号:T  T

7月7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专业高效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化就业服务供给,切实增强促就业实效。其中特别强调,要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通过对2022年稳就业的政策、行业和区域的全方位透视,一份2022年最新版的“就业指南”不仅让毕业生感受到政策的暖意,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稳就业效果

初步显现

随着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其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如何写好“就业答卷”既事关广大家庭生计,也映射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并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财税、金融等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的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举措。如四川省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提出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大学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在帮扶重点群体就业上,广东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大力挖掘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等政策性岗位潜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举办招聘活动530场,提供岗位29.3万个。

日前,上海市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动员在沪央企、上海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扩大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规模。同时,要求扩大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规模,鼓励社会组织开辟更多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而今年应届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客观上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此背景下,各地针对毕业生就业给出的搭建平台、发放补贴、提供指导等一系列积极政策可谓正当其时,能够从工作机会、消息渠道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继而改善其就业压力。

目前看,稳就业效果已得到初步显现。《证券日报》记者从人社部获悉的最新数据显示,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已开展五周,截至6月19日,已有45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1219万人次。

6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总第97次)例会强调,要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

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二季度以来,受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致使经济增长目标的约束力度有所下降,因此,政策层面更加强调要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合理区间的内涵就是要维护就业和物价的稳定。总的来看,“稳就业”仍是当前货币政策的发力重点。

上市公司薪酬

最具吸引力

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薪资与职业方向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因素。综合多家招聘平台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薪酬较为领先;分行业来看,金融业、IT互联网业薪酬较高。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在其监测的全国38个核心城市中,从企业性质看,上市公司以11584元的招聘月薪继续稳居首位,与上季度相比平均招聘薪酬上升3.8%。行业方面,今年二季度金融业、IT互联网业依然是薪酬领先的行业。

《证券日报》记者据数据统计,以2021版更新后的31个申万一级行业看,2021年,非银金融和银行业人均年薪分别为51.14万元和42.42万元。其次,包括房地产、传媒、石油石化行业、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建筑装饰和计算机等七大行业的人均年薪均在20万元以上。

6家人均年薪超过100万元以上的公司中,就包括两家非银金融业公司。若将这一统计范围拓宽至年薪50万元以上的115家公司中,非银金融行业和银行业公司分别为40家和11家,合计51家,占比高达约44.34%。

当然,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最具竞争力的群体,薪酬优势也是靠前的,还应全面看待各类企业薪酬状况。

数据显示,2021年,金融业城镇非私营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3.1%和15.1%。

“经历2020年疫情影响后,2021年金融业行情转好,金融机构业绩回暖,部分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薪酬增加,资本市场服务业增资明显,城镇非私营单位中,资本市场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长21.2%,同时,部分大型保险公司减员增效,保险代办员大量减少,平均薪酬水平提高,这些都带动了金融业平均工资的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为缓解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启动了扩招工作。《证券日报》记者从一家头部券商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到,该券商对2022届毕业生的合计招聘人数比上一年翻倍还多。虽然针对2023届的校园招聘计划尚未出台,但预计仍以稳定为主。国泰君安也在近期宣布,在已完成2022届校园招聘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启动6类岗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