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7日专讯》人民银行今日再度开展30亿元(人民币.下同)逆回购操作。本周以来,人行已连续4天开展7天期30亿元逆回购操作,共净回笼3780亿元。专家指出,当前流动性较为宽松,人行在本周逆回购操作不能反映出货币政策已经有所转变,但可能以此向市场释放出「控杠杆」信号。随著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或进入重新观察和评估阶段,政策倾向的变化还有待观察。
跨过半年时点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回归常态,叠加6月地方债已实现放量发行,市场普遍认为7月初的流动性压力较小。但与往常人行在月初采取大额资金回笼或常规的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不同,人行本周已连续4天开展30亿元逆回购操作,此类逆回购操作的情况近年并不多见。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人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操作量较小的核心原因是季初银行间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缺口和流动性需求本身就不大,并不代表人行收紧流动性。
*人行下半年或将首要目标切换为物价稳定*
在二季度货币政策保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以及偏低的资金利率后,经济运行逐渐从疫情冲击下走出,市场由此开始担忧流动性是否将进入拐点。同时,近期猪价攀升使得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开始走高,人行是否会在三季度施策稳定物价也受到热议。广发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刘郁表示,在人行投放30亿逆回购之前,6月末银行间隔夜利率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季节性波动,这与较高的杠杆资金需求不无关联。而30亿逆回购操作可以间接「提醒」债市较高的杠杆率。
李超认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宽松的政策基调,核心仍在宽信用。但随著经济回暖、就业市场改善,预计调查失业率数据逐步回落,保就业目标将逐步退出人行首要目标。下半年人行的首要目标或将由稳增长保就业切换为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基调也将因此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