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兼评央行Q2调查问卷:连续3天30亿逆回购的背后
时间:2022-07-07 00:00:00来自:国盛证券字号:T  T

事件:7月4日-6日,央行连续三天公开市场30亿缩量操作;6月29日,央行发布二季度储户、银行家、企业家三份问卷调查报告,并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通稿。

核心结论:鉴于内需不足、信心不足、疫情反复,我国货币政策还远未到转向的时候。

1、央行连续3天30亿逆回购,属于超季节性缩量,旨在打击近期资金空转。季末后一个月(1/4/7/10月),央行OMO缩量回收流动性属于常规操作,但本次连续3天只有30亿,超市场预期也超季节性缩量规模,上次类似的阶段是2021年1月。归因看,应和5月以来资金面持续宽松有关(DR007总体位于1.7%下方),尤其是近期债券市场“滚隔夜加杠杆”现象突出(R001成交量明显超季节性),指向央行此举可能旨在打击资金空转。

2、倾向于认为,央行本次缩量不必过度解读,我国货币政策也远未到转向的时候,主因有三:

本次并未出现“量缩价上”。近年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思路已由数量型调控转为价格型调控(“价重于量”),对比2021年1月缩量后各类资金价格大幅走高,本次连续3天缩量逆回购操作后,DR007保持平稳(7月5日较7月4日还是小幅下行),因此难言转向。

近期央行高层讲话和会议表态仍偏宽松。6.24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继续强调要“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6.27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6.29央行二季度问卷调查也显示,银行家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仍继续升温。

最为本质的,当前疲弱的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转向。维持我们近期一系列判断,5月下旬以来经济反弹只是疫后的自然修复,后续下行压力仍大,主因内需不足、信心不足等制约因素并未有效缓解,这也和本文后续分析的央行二季度调查问卷报告所释放的信号一致。

3、央行二季度调查问卷报告的7大信号:

信号1:居民储蓄意愿大升,收入信心指数和就业预期指数大降,指数大降,指向居民实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仍将持续承压。二季度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58.3%,较一季度抬升3.6个百分点;二季度居民当期就业指数35.6%,较一季度大降6.8个百分点,为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居民收入信心指数45.7%,较一季度回落4.3个百分点,为2001年有统计以来最低;与此同时,二季度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23.8%,与上季度(23.7%)基本持平。

信号2:居民投资意愿续创新低、投资股票占比降至2016年底以来最低,与今年三四月A股持续大跌相印证。二季度居民投资意愿17.9%、续创2009年有统计以来最低,也是连续第5个季度下滑,环比降幅3.7个百分点也是2016年以来最大,其中,按投资的资产类别看,“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占比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45.3%“股票”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15.5%,为连续第5个季度下滑,也创2016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信号3:居民购房意愿和未来房价预期均回落,指向后续房地产销售实质回暖的难度较大。未来3个月预计增加购房支出的居民占比回落1个百分点至16.9%,为2016年四季度以来最低;预期未来房价上涨比例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至16.2%,为历史次低水平。

信号4: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和经营景气指数均大降,指向企业信心仍然很差。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26.5%,环比降9.2个百分点,其中,认为“宏观经济偏冷”的占比大升17.1个百分点至47.7%,认为“宏观经济正常”的占比大降15.9个百分点至51.5%,认为“宏观经济偏热”的占比降至0.8%;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48.7%,较一季度回落4.6个百分点。

信号5:企业销货款回笼状况指数和资金周转指数回落,同时商品销售价格指数降、原材料购进价格升,指向企业实际经营环境恶化。二季度企业销货款回笼状况指数59.9%,环比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认为“销货回款难度增加”的占比环比抬升2.7个百分点;二季度资金周转指数为57.7%(前值60%),为连续第2个季度下滑;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回落1.2个百分点,应与疫情冲击需求有关;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抬升1个百分点,可能与疫情抬升运输成本有关。

信号6:企业出口订单微升、国内订单指数回落,指向当前出口仍有韧性、内需延续走弱。二季度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41%,此前为连续3个季度回落,与5月出口超预期反弹相印证,也预示后续出口应是有韧性的回落;二季度国内订单指数回落0.5个百分点至40.9%,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与我国进口数据相印证,指向当前内需仍然疲软。

信号7:贷款需求指数大幅下滑、主要分项全面走弱,指向信贷需求不足是本轮宽信用的硬制约。

二季度贷款需求指数56.6%,较一季度大幅下滑15.7个百分点,主要分项看,制造业、基建、房地产贷款需求指数分别为59.7%、58.5%、41.5%,较上季度分别下滑10.6个、8.8个、5.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贷款需求为去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4、综合看,维持此前判断,当前经济反弹只是疫后的自然修复,实际下行压力仍大,疫情之外,本质还是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