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取消对华加征关税预期升温 应对全球挑战中美协调待加强
时间:2022-07-06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据报道,7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

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沟通。

在外交部5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相关问题表示,关于关税问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据美国智库机构测算,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将使美国通胀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在当前高通胀形势下,早日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就能早受益。

全球市场对于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预期升温,人民币短期走升,A股情绪持续回暖。

周二(7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6986,调升85个基点。继前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拉升逾100点,截至当日16: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7010,较上一交易日跌45个基点。截至19:0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7057,跌118个基点。

取消加征关税预期

市场对取消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预期并非没有来由。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有效期为4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5月就开始了重新审查。

德国商业银行外汇、新兴市场分析师查理·莱(CharlieLay)对记者表示,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第一批关税将于7月6日到期,另一批针对16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也将于8月23日到期,还有一批(2000亿美元)则将于9月24日到期。“关税削减或自动到期事实上大同小异,但围绕着它们的叙述则会有所不同。”他称。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破坏了全球正常贸易投资环境,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出现负面变化和震荡。美国如今实际在纠正这种错误,这对美国自身有利,有助于缓解美国通胀,同时对稳定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和产业链有利,“中美贸易可以在正常市场环境下进行,对全球经济会有比较明显的贡献。”

霍建国认为,美国总统拜登一直表示要重新审定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征收的关税,背景是美国国内经济和通胀压力与拜登在中期选举年的执政压力。

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6%,创40多年来新高,这直接导致美联储在6月大幅加息75个基点。

确实,近来白宫在关税问题上频繁“吹风”。例如,5月10日,拜登在华盛顿向全美发表讲话时说,白宫正在审查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关税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从尿布到服装和家具的一系列商品的价格。白宫可能选择完全取消这些措施。拜登说:“我们正在研究什么会产生最积极的影响。”且表示取消关税目前正在讨论之中。

6月8日,耶伦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听证会上承认,拜登政府正在寻求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进行“重新配置”。关于关税计划的更多信息将在未来几周内提供,并补充说这些变化“正在积极考虑之中”。耶伦再次表示,她认为一些关税最终由美国人支付,伤害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在此前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近期关于考虑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一系列表态,已多次作出回应。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在全球高通胀形势下,从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

投资咨询公司BCAResearch地缘政治策略研究分析师马语书在研讨会上对第一财经表示,拜登曾公开表示控制通胀率是其目前首要任务。美国国内政策留给拜登的选择并不多,但在对外政策上仍有一些选择可以控制通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贸易结构来说,中美贸易额持续上涨,如果美国要降低通胀,就需要平稳的制成品的输入和更低廉的供给,而中国就是制成品的重要基地,且短时间内不会被东南亚等经济体代替。”

中美宏观协调意义重大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报告,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全球面临着三大风险,包括通胀高企影响经济前景、央行过度收缩货币政策以及俄乌冲突持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胡东安(TommyWu)表示,目前包括美国、欧元区、英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通胀率已经达到历史高位。食品及能源价格上升、供应链问题严峻、俄乌冲突持续等因素都将使通胀继续保持在高位。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均将控制通胀作为工作重点,发展中经济体也普遍进入了加息周期,货币政策收紧,加上伴随而来的资产价格下调,将会严重影响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刘向东认为,这也是中美宏观政策协调的重要之处。他称,当前国际上面临的危机难以依靠单个国家的货币或财政政策完全解决。以全球通货膨胀问题而言,主要表现在能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