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告诉你,这届大学生实习起来有多拼
时间:2022-07-04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每天浏览各大实习网站寻找合适的机会,焦虑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做梦梦到找不到实习。”大三在读的Killy这样形容她最近找实习的精神状态。

社交媒体上,“双非进大厂实习”“轻松拿实习offer”的话题刺激着大学生的视觉神经,在媒介的渲染下,实习焦虑、同龄人压力被无限放大。

回到现实中,大学生如何看待实习这件事?实习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实习过程中,他们都遇到过怎样的困难?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DT财经联合牛客针对年轻人实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回收到1315份有效样本,并根据问卷结果撰写了《2022实习态度调查报告》。在参与调研的样本中,在校生(包括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占比接近7成,以大三、大四居多,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目前有实习需求的大学生现状。

P1实习内卷加速:超4成本科生在大学头两年开始实习

最近一段时间,社交网络上关于00后和职场的话题频出:一会儿整顿职场、一会儿被职场整顿。回到现实,年轻人究竟如何看待实习?从调研结果来看,86%的受访者认可实习的重要性,对于半只脚踏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实习既是正式进入职场的一块敲门砖,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尝试。

具体来说,超过7成在校生都有过实习经历,其中大多数人实习过1-2次。把在校生和已毕业人群进行对比,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待实习似乎比过去更“拼”——有3-4段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占比7.9%,比已毕业的人高出3.3个百分点。

除了手握更多实习经历,大学生的实习时间也普遍提前。印象中还在“玩泥巴”的大一学生,有37.5%的人已经有1-2段实习经历。从初次参加实习的时间来看,超4成的本科生在大一、大二就开启实习计划,而已经毕业的人当中,更多人在大三、大四才第一次实习。

2022年应届毕业生数量首次突破千万,从数据印证了今年“最难求职季”的准确性。就业焦虑也在向低年级蔓延,学弟学妹们似乎提前感知到了前辈的压力,纷纷挤进实习试炼场,为日后求职做出努力。

毕竟,“刚毕业就要有3年工作经历”已经成为应届生求职的痛点,大学期间不仅要努力刷绩点、年年拿奖学金,还要有几段大厂实习经历才有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人把“广撒网,提前找”当成实习时的至理箴言,践行到底。

P2在找实习时,年轻人普遍追求实用:前景好、有成长、团队专业

虽然步入职场的实习生向低年级倾斜,但我们发现,这代年轻人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工作观念,主要体现为对待实习工作的务实态度。

作为职场预备役,在回答“找实习工作时,你的主要动力来源”这个问题时,超8成人实习的动力来源都是“积累工作经验”,因学校要求而实习的人数比例最低。人们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抱着成长的心态主动寻找实习机会,而非把它看作是学校布置的一次作业。

相应的,在选择具体的实习工作时,“行业发展前景”“能学到东西”“专业对口”成为人们首要考虑的因素。一段含金量高的实习经历,主要是对择业、求职、积累经验有帮助,办公地点、朋友结伴等都不是首要考虑的条件。

对鸽子(化名)来说,找实习的第一步就是判断行业前景。相信“选择大于努力”的她,在查阅不少资料后,为自己选定了目前最看好的智能汽车行业,并在了解行业的过程中,顺利拿到华人运通的实习转正offer。

“看一下大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的政策导向,会发现不同时期的红利行业也会有所不同。能选择到这些前景更好的行业,对职业发展来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鸽子在牛客上分享自己的求职经验。

大学生务实的工作观,也表现在对企业文化的感知方面。在最打动年轻人的企业文化中,47.5%的人选择了“专业、高效的工作氛围”,44.5%的人选择了“定期的职业培训”。如何在工作中变得更专业,成为实习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牛客用户@不知名小技术就表示,自己在校园招聘中斩获了不止一个offer,最终选择入职苏州异格,主要是因为这家公司“纯粹的技术氛围”。“没有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的烦恼,我可以在这里踏实的做研发,并一步步推动自己的项目。”

“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相对自由的办公地点”也吸引不少年轻人。在疫情影响下,不少公司被迫将办公环境转移到线上,工作时间、办公地点以及工作方式更加灵活,不仅便于实习生入职,也说明这份工作受疫情影响较小、抗风险能力更强,相对稳定。

相对而言,兴趣社团、零食下午茶、带宠物上班等工作以外的氛围感造势,并不是在校生找实习时看重的关键。

03除了有用,超过一半在校生希望实习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

向外看,一份实习是否实用、能否带来实际工作经验,是年轻人普遍的实习要求。

向内看,还在读书的年轻人更关注实习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调研数据,和已经毕业的人(39.3%)相比,更多在校生(54.9%)会因为“对工作内容感兴趣”选择一份实习。

牛客用户@Kenny1024就是一个例子。作为游戏重度用户,他一直有进入游戏行业的梦想。在平时打游戏时,就有意识地从玩家心态,逐渐切换成“想要去为他人营造一个游戏的世界”的从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