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道数智化转型:"专精特新"如何破局?
时间:2022-07-01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了“‘小巨人’提速数智化转型”研讨会。会上,四位嘉宾达成共识:“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到数智化阶段,并且将为企业走向全球化市场构筑新动能。

随着国内数字化进程深入细分领域,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其中,“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佼佼者,是数字化转型的先锋队。事实上,在成长过程中,数字化转型几乎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必选项,面对外部贸易环境的变化,他们需要数字化新能力来应对波动、降本增效、寻找新机。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持续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助力。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总体计划推动形成100万家左右的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全新机遇下,“专精特新”企业如何更好地拥抱数字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关键课题。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了“‘小巨人’提速数智化转型”研讨会,邀请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高新技术产业分会秘书长陈晶,华为云产业战略首席专家张锐刚,安信证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顾问何海洋,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嵩四位嘉宾进行深入探讨。嘉宾们的共识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到数智化阶段,并且将为企业走向全球化市场构筑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必修课陈晶在演讲中表示:“数字化转型现在是企业必修课,因为它关系到提质、降本、增效三大问题。一方面,目前企业用工成本非常高,招工也比较难,数字化能够帮助解决以上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小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都在升级,都在做数字化的转型和提升,中小企业更要跟上步伐。”而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作为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正处于探索数字化的前沿。尽管相比于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尚小,但他们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意愿颇为强烈,正积极投入资源,涌入到数字化浪潮中。

张锐刚谈道:“当下,‘专精特新’企业加速走向全球化,自有产品的竞争力是关键的第一点,第二个关键点正是数字化,数字化不仅源自‘专精特新’的内在驱动力,它也是全球各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他认为,从全球产业发展和企业内生驱动力看,数字化转型是非常必备的路径。

根据安信证券统计,目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中,被纳入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约有400多家。覆盖的产业既有机械、基础化工,也有计算机、汽车、电力设备、电子通讯等行业。

在何海洋看来,数字化转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通讯电子计算机相关行业的数字化程度本身就比较高,而基础化工机械等产业,就更需要用产业加数字化的形式来提升能力。”他进一步表示,数字化对于“小巨人”最大的帮助,其一是人力和设备成本的节约,可以帮助企业更加聚焦于主业和创新,而且加大了容错能力;其二是时间成本的节约,可以助力企业加速推出商用化的产品。

以雄帝科技为例,郑嵩介绍道,雄帝科技近几年海外数字化业务推广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数字化的产品方案比原来变得更轻便、更灵活,这也成为了雄帝的核心竞争力。“小巨人”企业雄帝科技2016年已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通过创新“云+端”的技术路线,打造面向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民生一系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平台赋能“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实际落地并非一蹴而就。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的资金、人力等投入,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郑嵩表示,对于“小巨人”等小众领域的企业而言,“最大的难度在于数字化的投入需要培养新的能力,要有所建树就需要长周期和大投资,所以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路线。如果选择不正确的内容广泛投入,很可能会走弯路,而且打不出优势点。”

可以看到,从人才到数字化路径是“专精特新”企业都存在的痛点。针对“专精特新”企业遇到的难题,以华为云为代表的平台级企业正积极为其赋能。

对于赋能策略,张锐刚指出,“专精特新”是成长驱动型、聚焦长期主义的特殊企业群体,他们对数字化内容已经有了一定深入的理解,所以对于这一类成长型企业,华为云要考虑如何根据企业的成长驱动设计数字化赋能的方案,在政府界定的不同梯次的“小巨人”和“专精特新”培育的体系框架下,从战略、研发、流程、市场、营销,包括供应链产业等多方面进行服务。

比如,华为公司内部就有若干个产品线属于“隐形冠军”,华为能够在战略上进行分享;研发上华为在国内首屈一指,能够提供经验帮助“专精特新”打造尖端产品;华为云提供的数字基建能力、针对性的云服务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数智化程度。

张锐刚还谈道:“华为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一大优势还在于toB基因的相似性,尤其在智能制造领域。华为云可以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牵引,并且搭配上生态,将优秀的经验、知识的沉淀等串联融通,赋能给专精特新‘小巨人’。”

科技巨头输出数字化能力之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