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防控方案(第九版)公布,科学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升
时间:2022-06-2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疫情防控措施有了最新优化调整。

6月2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下称“第九版防控方案”)对外公布。

第九版防控方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因时因势对疫情监测、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等进行了调整。

具体而言,第九版防控方案对新冠病毒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给出了最新研判;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新增对风险职业人群的核酸检测频次做出分类分级的要求;特别强调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入境人员的隔离观察时间缩短一半等。

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第九版防控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的。”

“今天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召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派出工作组,对地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强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和2021年5月印发的第八版方案相比,第九版防控方案在“疫情处置”部分新增“区域核酸检测”相关部署。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综合疫情发生后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进行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其中,对于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对于上述城市中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第九版防控方案规定:“发生跨区的广泛社区传播疫情时,提级指挥,由省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决定是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目前不少地区在执行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应该做出动态调整。其一,在非省会和千万人口规模城市,无需进行高密度的核酸检测工作;其二,在省会和千万人口规模城市,也应根据各区的防控需要调整,不能全市一刀切。

在卢洪洲看来,一个好的核酸筛查体系需要具备科学、合理、方便、快捷四个特征。“对于低风险地区,我们可以提倡应不检尽不检,对于非跨省市流动人员没有必要执行高强度的核酸筛查;而对于冷链、入境口岸、物流等高风险工作严格执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提倡应检尽检。”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截至目前,全国新增本土感染者已连续数日降到40例以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整体持续向好,6月以来,全国已有多地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做出动态调整。

比如,湖北全省,浙江杭州、宁波等地近日相继降低了对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频次要求,安徽合肥、淮南,浙江舟山,江苏海安等地暂停了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山东德州、江苏苏州等地明确出入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此外,第九版防控方案还统一了封控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的标准,对此,卢洪洲认为,统一封控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明确了高、中、低风险区的判定要求、管控措施及升降规则,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

密接、入境人员为何“7+3”?

相比第八版,第九版防控方案对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

其中,将密切接触者以及入境人员的隔离期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

卢洪洲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是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的特点作出的调整,“对密接和入境人员隔离管理期限进行了优化,能够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也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

卢洪洲团队最近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从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起,达到高峰期平均需要5.3天,到病毒清除(Ct值大于35为标准)平均需要14.4天。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流行优势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将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进行调整,“并不意味着防控措施的‘宽松’,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在上述发布会上称。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则对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