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正式公布,这也是继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之后,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南沙方案》提出,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同时,《南沙方案》还明确了南沙要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五大重点任务。
区别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南沙承担着什么样的新使命?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南沙应如何破局?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等任务如何实现?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下称:南方财经)专访了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理事长王辉耀。
王辉耀认为,广州南沙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具有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独特优势,“面向世界”是南沙新的定位使命,南沙要通过港澳的连接作用面向全球,成为国际大循环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南沙具备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独特优势”
南方财经:南沙承担着什么样的探索使命?尤其在大湾区建设乃至在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南沙要扮演什么关键角色?
王辉耀: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粤港澳三地合作发展意愿强烈,需要一个新的空间和中心来打造。南沙处于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从交通生活领域来看,具有成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核心的潜力,另一方面,南沙具有省会资源、教育人才、产业基础等优势,同时,南沙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各个优势叠加来看,南沙已经具备了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独特优势。
从《南沙方案》来看,南沙的功能和作用跟横琴、前海是错位发展的。前海和横琴分别是对港澳的发展提供支撑,而南沙则不仅仅是对港澳,而是要通过港澳的连接作用面向全球,成为国际大循环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方案里把“面向世界”写进文件标题里。
南方财经:南沙要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如何理解其中的“全面合作”?如何体现“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关系?
王辉耀:所谓全面合作,不仅涵盖港澳,也不局限于特定方面,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重点领域,为此《南沙方案》聚焦科技创新、创业就业、对外开放、规则衔接、城市发展等重点工作,部署了五个方面的任务。
比如说《南沙方案》中提到,南沙要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这就是“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要体现。当前港澳经济与广东紧密结合,港澳又是国际人才吸引和流转的重要枢纽,因此协同港澳,就意味着要将港澳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而南沙又具有广阔空间,能够为人才提供住房、教育等配套设施,因此港澳要作为吸引国际人才的前沿,南沙作为其腹地,相互协同,港澳的人要来,国际人才也要来,共同打造面向世界的人才中心,而这样的目标只靠南沙或者港澳很难实现。
总而言之,南沙的空间很大,在这里可以做很多事。南沙需要将自己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成为内地撬动港澳资源的首选地,实现国际人才的聚集,只有人才在这里能够实现低税率、高收入,才能带动更多南沙的产业发展空间,成为新的、面向世界的科技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地。
“引进来”是为更好地“走出去”
南方财经:《南沙方案》明确南沙要与港澳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包括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等,如何看待将这几方面作为突破点?
王辉耀: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是《南沙方案》中的重点也是当前的紧要任务。举例来看,改革开放后,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国内商品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全世界国家前来采购,而南沙就要成为升级版,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现代科技金融教育等服务业的窗口。
目前,《南沙方案》对于探索服务业领域开放着墨更多,比如加强与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合作,研究进一步降低香港专业服务业在内地提供服务的准入门槛,共同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共享、项目对接、标准兼容、检测认证、金融服务、争议解决等一站式服务,这也意味着南沙将协同港澳,率先在服务业领域探索开放。
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目光更多要放眼世界。因此不论是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还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都是为了更好服务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建设,吸引需要中国服务业的国际企业、人才进来,再帮助中国服务业走出去。
这其实并不容易,要完善出入境政策、税收政策等相关措施,对国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挥港澳优势,在牵线搭桥、合作投资中发挥作用,将更多国际资源汇集在南沙,共同打造国际服务业中心。
南方财经:《南沙方案》提出,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依托广州特别是南沙产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