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易纲发声:目前实际利率相当低、通胀前景较为稳定…下半年降准或有空间?
时间:2022-06-2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绿色信息披露、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货币政策等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

易纲指出,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相当低,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易纲指出,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

易纲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人民银行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美联储持续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前景下,下半年国内下调政策利率仍会比较慎重,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会更倾向于动用降准等数量型政策工具,以及类似房贷利率“双降”等定向降息措施,各类结构性政策工具加力空间较大。

来看易纲讲话重点:

1、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2、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

3、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人民银行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4、央行仍有政策空间,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

5、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绿色转型益处的认识至关重要。

6、信息披露十分重要,是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在设计和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监管严格到位。

7、人民银行去年开展了首次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从测试情况看,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充分仍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8、在国际领域,人民银行与各方一道,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支持气候变化应对。

谈货币政策:实际利率相当低,从总量上发力支持经济复苏

易纲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

过去十年来,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稳中有降。自然利率水平主要由资本边际产出率和人口长期发展趋势所决定。

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2%,银行贷款利率约4%-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我国实行的是灵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与20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5%,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汇率升值约30%,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更高。

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人民银行的工作重点。

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人民银行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谈绿色转型:央行可发挥作用,信息披露是关键

易纲指出,国际社会已有共识,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央行首要和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价格稳定,但也有政策空间可以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绿色转型。

易纲介绍,人民银行为促进绿色转型做了很多工作。人民银行于2018年将优质绿色债券和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并在去年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均为1.75%,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截至今年5月末,人民银行通过两个工具向相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资金2100多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超6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中国年碳排放量的0.6%。

“总之,央行可以在绿色转型中发挥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绿色转型益处的认识至关重要。”易纲说。

易纲同时指出,信息披露十分重要,是促进绿色转型的关键。为公平高效地实施绿色货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需注意防范“洗绿”、低成本资金套利、绿色项目造假等各类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支持绿色转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全过程中,均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监管严格到位。

易纲指出,为推动管理气候风险,人民银行去年开展了首次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从测试情况看,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充分仍是面临的最大挑战。

谈国际绿色金融:继续通过多双边平台推动国际合作

而在推动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易纲介绍,人民银行与各方一道,积极引导市场资金支持气候变化应对。包括联席牵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与欧方推进绿色金融分类标准趋同取得阶段性成果;以绿色金融打造绿色“一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