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今天的美国消费品产业为目标,那么中国上市公司将有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提升空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目前,中国消费品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太多、规模太小、水平太低。因此,市场上存在各种横向和纵向的并购机会。中国消费品产业的领军公司应通过并购和管理,做大、做强、做优。
中国消费品产业领军公司还应加大全球化力度,加大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渠道发展力度。与互联网和数字产业结合的分销、零售与服务模式也是中国公司的重要创新,应大力发展。
消费品产业,俗称衣食住行产业,是持续稳定、需求巨大、竞争激烈的产业。在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中,消费品产业在11个一级产业里占据了两个,一个是日常消费品产业,一个是非日常生活消费品产业(下称“非日常消费品产业”)。在日常消费品产业,由家庭与个人用品,食品、饮料与烟草,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构成,具体分为12个四级产业:居家用品、个人用品、包装食品与肉类、农产品、烟草、软饮料、酿酒商与葡萄酒商(下称“酿酒”)、啤酒酿造商、大卖场与超市、食品零售、食品分销商、药品零售。其中8个属于生产制造业,4个属于服务业。非日常消费品产业由零售业、消费者服务、耐用消费品与服装、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构成,可展开为11个三级产业、29个四级产业。在29个四级产业中,15个是服务业,14个是制造业。日常消费品和非日常消费品不容易被严格划分,因此,在分析时,我们将其合并为消费品产业,共计41个四级产业,其中22个属于生产制造业,19个属于服务业。
一、中国消费品产业全球地位如何?
在消费品产业,全球有8681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00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上市公司总量的19%。消费品产业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中国(1226家)、日本(1084家)、印度(856家)、美国(625家)、韩国(483家),占全球总量的46%。
全球消费品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41701亿美元,占全球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0%;总营收为157111亿美元,占全球23%;总盈利额9474亿美元,减去总亏损额1640亿美元,总利润为7834亿美元,占全球14%。
中国、美国、日本的消费品产业综合系数之和为0.62,占全球62%。
美国消费品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四。总市值、总营收、总利润均排名第一,产业综合系数为0.35。总市值为92077亿美元,占全球38%;总营收为48926亿美元,占全球31%;总利润为2523亿美元,占全球32%。
中国消费品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一。总市值为48461亿美元,占全球20%,排名第二;总营收为20627亿美元,占全球13%,排名第三;总利润为934亿美元,占全球12%,排名第三;产业综合系数为0.16,排名第二。
日本消费品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二。总市值18689亿美元,占全球8%,排名第三;总营收23779亿美元,占全球15%,排名第二;总利润1070.5亿美元,占全球14%,排名第二;产业综合系数为0.11,排名第三。
二、中国消费品“奥运会选手”状况如何?
在消费品产业的41个四级产业中,2021年中国获得全球产业冠军(或称产业奥运会冠军)的公司为:茅台、美的、华侨城、中免、新东方。美国有22家,占全球54%。日本有6家,冠军地位稳固,如丰田、索尼、普利司通等。
在中国公司未能夺冠的36个产业中,有24个产业所有中国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总营收、总利润,不如该产业的冠军公司。例如,餐馆业不如麦当劳,大卖场与超市业不如沃尔玛,个人用品产业不如联合利华,居家用品产业不如宝洁,软饮料产业不如可口可乐,鞋类产业(体育用品)产业不如耐克,服装与奢侈品产业不如路易威登,消费电子产业不如索尼等。
在41个四级产业中,合计有164家领军公司(全球各产业前四名,或称奖牌获得公司),分布在2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73家,占45%;中国23家,占14%;日本18家,占11%。中美日合计占比为70%。
在中国23家产业领军公司中,冠军5家、亚军5家、季军6家、殿军7家。不计新东方,中国5家产业冠军公司中,美的集团的市值、营收、利润均列全球第一;贵州茅台、中国中免的市值、利润全球第一,营收分列全球第二、第六;华侨城的营收和利润全球第一,市值全球第三。中国的产业领军公司分布在16个产业,其中日常消费品产业2个、非日常消费品产业14个,占41个消费品产业的39%。
三、中国消费品“全运会选手”状况如何?
中国在40个消费品四级产业里(家庭装潢零售产业无上市公司),有40家国内产业冠军(或称全运会冠军),其中5家奥运会冠军、11家奥运会奖牌公司;24家未获全球名次的中国冠军公司,全球排名分布为第五名到第五十三名。每个产业的国内前四名公司为全运会奖牌获得者,中国有149家消费品全运会奖牌选手,这些公司也是产业奥运会奖牌的有力竞争者。
在消费品产业中,中国最突出的是家用电器产业,全球冠军是美的,亚军是格力,季军是海尔智家。该产业全球有上市公司176家,其中中国52家、美国9家、日本15家。
其次是纺织品,第二名至第四名都是中国公司:三房巷,天虹纺织,百宏实业。该产业全球有上市公司570家,其中中国69家、美国3家。
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