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议息会议之前通货膨胀报告显示CPI同比上涨8.6%,环比上涨1%,上涨速度丝毫没有减缓迹象。紧接着《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强烈暗示美联储此次加息幅度将超过之前同市场沟通的50个基点,于是市场大幅波动以至少75个基点加息为各类资产重新定价。有人怀疑这是美联储官员通过私下渠道释放信号,让市场提前做好准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果然宣布加息75个基点。
同时公布的经济预测摘要(SEP)显示,与3月份相比美联储调低美国GDP增长预期在2024年之前低于2%;调高失业率前景到2024年处于4.1%;调高通货膨胀PCE到年底为5.2%;调高联邦基金利率到年底为3.4%,到明年为3.8%。
鲍威尔表示:“加息75个基点是超乎寻常的幅度,我不认为这是常规幅度。”
此次突然升高加息幅度的举动,引发了记者反复提问美联储前瞻指引的有效性,很有看头。
下列文字,除点评外,均为鲍威尔答记者问原话。
前瞻指引与决策
美联储始终通过与市场沟通政策意图来增加决策透明度,这当然不能改变经济前景的内在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市场理解政策走向,理解政策对经济形势变化会做出何种反应。当前通胀和经济不确定性很高,市场需要对政策有更清晰的理解。今年市场总体上理解政策路径以及它对经济数据的依赖。在上次会议上我就说过,前瞻指引最终决策取决于实际数据是否符合预期,如果数据变差政策会更激进。上周看到CPI等数据报告我们就明白该做什么了,问题是要不要再等六周时间再决策。最终我们决定立即实施行动。
我们关注各种针对专家、公众以及市场的通胀预期调查。目前基本正常,通胀短期预期很高但在两年内快速回落,然后继续回落到2%,保持这种预期状态非常重要。哪怕只有一两个通胀预期指标有问题我们也非常重视,最近“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报告”的初值很不寻常,“一般通胀预期报告”的数值长期以来一直很平缓最近也上升了。我们非常重视这些指标,这是今天加息75个基点的理由之一,因为我们看到了通胀预期变化,坚决要把通胀预期锚定在2%。CPI数值也是理由之一。美联储会根据未来通胀数据做出合适反应,政策目标是在年底左右加息达到限制性水平。面对四十年来的高通胀,限制性利率政策是合适的,但是我们不知道多少才算是限制性的。
如果通胀数据回落,政策会做出对称反应。美联储下决心升高利率,但执行过程会灵活调整。跟市场沟通前瞻指引能保持透明度,但话说出去就要负责,这是它的代价。但总体效果还是好的,我们只略微加息,市场就根据沟通的政策计划,改变预期大幅收紧金融条件,这是健康的反应。执行前瞻指引要看实际情况和预期的差别,预期就是通胀控制取得进展,我们希望看到通胀走平然后下降。如果看不到通胀进展就要采取措施,如果进展发生也会相应调整政策。前瞻指引可信度取决于形势变化。最近经济数据出炉时间紧贴着议息会议静默期,而且还改变了前瞻指引的决策方向,这很不寻常也非常少见,我在过去十多年也只看到一两次,但这不是什么大事。
货币政策总有出错的风险,要么不及要么过头,什么是恰好合适很难判断。我们意识到有犯错误的风险,但最糟糕的错误是控制通胀失败,那是个完全无法接受的错误。我们必须把通胀降下来。物价稳定是经济的基石,否则一切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对老百姓没好处,工资都被通胀侵蚀了。本次通胀发生时间不长,尚未从根本上影响公众通胀预期,没有引发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公众基本上依然保持对美联储的信心,相信我们能把通胀降到2%,维护这种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零度点评:前瞻指引是美联储管理市场预期的重要手段,它认同货币政策是央行与市场的合作博弈,它要求央行放弃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避免采取惊吓市场的突然袭击式的动作。但是由于经济形势千变万化,要想所有政策行动都落在前瞻指引范围内,必然要求其不仅具备先见之明而且预设腾挪空间。鲍威尔说“前瞻指引可信度取决于形势变化”,意思是有错就改还是值得相信的好同志。但是他应该明白改正次数多了,美联储在跟市场合作博弈中的权威性就会下降,市场会对前瞻指引行使自主裁量权进行修补加减。之前鲍威尔宣称本次通货膨胀是“暂时性”的,这次又被市场抢跑75个基点加息,彻底坐实了对他的通胀判断和政策措施落后于形势趋势的指责。市场对美联储行为的前瞻指引倒是被验证了。
货币政策
我们希望看到足够信服的通胀受控的证据,比如每个月通胀持续下降,至少看到通胀走平并开始下降。但实际情况是通胀继续升高,某些通胀预期数据开始走高,对今年通胀预测显著上升。这让加息75个基点变得很有必要,利率必须快速升高回到更正常水平。自美联储开始加息七个多月来,市场金融条件收紧非常合适,但即便此次加息之后联邦基金利率依然只有1.6%,于是我们决定在周期前端加快加息步伐。经济预测摘要设定政策利率在某个时间到达某个水平,接下来就是达到目标的速度。我说过7月份再加息50或75个基点,利率更接近正常水平会让我们对加息节奏更有选择权。经济预测摘要反映委员会认同政策利率到年底应该达到略微限制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