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宣布加息,并向市场发出了最强烈的反通胀政策信号。当前美国多项经济指标开始转向,经济与金融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北美时间6月15日,出乎市场大多数人意料,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为1994年以来最大幅度加息,并向市场发出了最强烈的反通胀政策信号。
美联储加息决定受到了市场冷遇。只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澄清了75个基点并非常规操作之后,股票市场才开始发起向上攻势。15日标准普尔收于2789.99,上涨54.51点,即1.5%,纳斯达克指数收于11099.15,上涨270.81点,即上涨2.5%;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以3.292%报收,跌5.39%;美元指数期货以104.935报收,跌0.39%。6月16日,市场继续承压,标准普尔500指数跌123.22点,即3.25%,纳斯达克跌453.06,即4.08%;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收于3.271%;美元指数以103.635报收,即跌1.24%。6月17日,美国股票市场表现依然低迷,标准普尔500指数涨8.07点,即0.22%,纳斯达克指数涨152.25点,即1.43%;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报收于3.236%;美元指数以104.65报收,即0.98%。
美联储历史上有过类似的非常规操作。仅2001年,为应对科技股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格林斯潘主席先后8次减息50个基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伯南克主席3次减息0.75以上;2020年3月疫情期间,鲍威尔减息100个基点。不过,美联储的这些非常规操作仅限于经济危机时。这次非常规操作不但没有安抚市场情绪,反而引起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更大担心。
美联储加息还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央行跟风。6月16日,英格兰银行决定第五次加息,短期利率升至1.25%;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宣布7月和9月会后分别加息25个基点;瑞士国家银行(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为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利率升至-0.25%;加拿大银行预计在7月13日会后宣布加息50个基点,短期利率将升至2%。唯有日本银行是例外,6月17日宣布维持现有短期利率-0.1%。
美联储缺乏信心抑制通胀
市场关注的焦点依然是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声明》以及18名经济学家对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值(预测资料,Projectionmaterials),以便从中深入理解美联储决策逻辑和政策路径。首先,除多处语句修改外,《声明》删除了以前文本中常用的一句话:“随着货币政策取向的适度收紧,委员会预计通货膨胀会回落至2%的政策目标值,并且劳工市场持续强劲。”尽管鲍威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重申美联储降低通胀水平的决心和信心,并将快速采取行动,但删除这句话却意味深长,这表明美联储底气不足,缺乏抑制通货膨胀并保持劳工市场强劲的信心,也就是,陷入了菲利普斯曲线(就业与通胀之间的取舍关系:高通胀+低失业率;低通胀+高失业率)所预测的困境中。鲍威尔清楚,目前经济环境(疫情、控制、重新开放、通货膨胀、俄乌冲突等)极具不确定性;俄乌冲突和供应链问题推高通胀水平,美联储货币政策工具也是鞭长莫及。
美联储经济学家对经济前景却保持乐观。首先,美联储经济学家们预测2022年经济增速为1.7%(中位数),2023年增速略低一些。美国经济已非常放缓,如亚特兰大联储GDP实时跟踪(GDPNowTracker)结果显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可能降至0.9%,但在联储字典里却没有找到“经济衰退”字眼。其次,大幅加息会导致就业市场降温。联储官员们预测,2022年末失业率将升至3.9%,2023年达到4.1%。再次,美联储所偏爱的个人消费成本(PCE)指数预计2022年末将降至5.2%,核心通胀率下降至4.3%,2023年降至2.6%-3%,核心通胀率为2.7%。在这些指标基础上,美联储预测,2022年末联邦基金利率将上升至3%—3.5%,2023年末达到3.5%—4%。
然而,市场表现表明,投资者已经不再信任美联储判断,货币政策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去年,美联储屡次认为通货膨胀是短期因素所致,导致货币政策调整不及时,酿下了今日高通胀的苦果。从加息后市场表现看,投资者对美联储的判断无动于衷,认为经济衰退越来越近。换言之,美联储信誉受损,投资者宁愿相信自己的判断。
多项指标指向衰退
美国多项经济指标开始转向,经济与金融可能面临严峻挑战。第一,在本次政策声明中美联储常引以为傲的就业市场业已开始降温。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于春天创53年最低,但受科技、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影响,失业人数后来逐渐上升,5月份新增就业岗位低于预期,预示着劳工市场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第二,个人消费在最近历次经济危机中均充当消防员角色,是经济复苏的脊梁,多次成功使经济起死回生,然而消费者购买力减弱已显露出来:不仅住房销售和新房开工率从2月份开始逐月下滑,5月份零售销售总额环比也下降了0.3%,表明消费者感受到了通货膨胀、昂贵的汽油价格和利率上升所带来的阵痛。
第三,受资本市场动荡和利率急剧上升影响,美国企业融资意愿大幅下降,对未来增长将产生消极影响。据SPACInsider,迄今为止(6月17日),通过SPAC借壳上市的企业数量仅为69家,平均融资规模为1.715亿美元,而且今年快过半了。相比之下,2021全年共有613家企业通过SPAC上市,平均融资额为2.651亿美元。另据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S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