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稳定最为关键
时间:2022-06-20 00:00:00来自:经济通字号:T  T

《融天纳地》内地中小企业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属稳就业市场主体。不过,中小型企业复苏明显落后于大型企业,目前仍处于收缩阶段。观察下游需求端,5月份大型、中型、小型企业的PMI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7%、48.3%、42.7%,中小型企业新订单指数依旧处于收缩状态,下游需求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预期。故此,改善中小企业的低景气,将会是稳就业的重要工具。在未来政策铺垫上,后续缓解企业融资压力、财政减税退费、提高稳岗补贴等纾困政策一步步推进,在某程度上能缓冲企业的经营压力。在保市场主体的同时,稳住就业岗位。

笔者估计中央将加码稳增长政策,协助疫后经济复苏,减少防疫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如何加快人流、物流复苏极为重要,始终变异病毒株导致内地局部地区疫情反覆,影响早前跨地区人员流动,以及民航客运量。人员流动受阻,进一步影响了物流畅通,数据显示经济活动仍未能恢复至疫情前。在国策「动态清零」下,地方政府需因地制宜、优化防疫措施,保障人流、物流畅通基础,再配合相关政策带动相关消费、供应链等活动。

稳增长加码,保市场主体和主动释放需求属双管齐下政策。保市场主体是目前发展的重点,今年减税退税规模创历史新高,节奏加快、截至6月上旬,减税退税进度已超75%,退税范围扩大,新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七大行业。与此同时,需求加快释放,专项债新开工项目明显增长,而投向基建比例亦明显上升。在消费端,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促消费力度均增加,将持续刺激内地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力度,值得关注。

不能否认,经历两年多疫情的挑战,宏观经济增长趋势,以及整体经济信心需要时间去复苏。整体恢复难度较大,亦存在结构性分化。从细分领域去看,内地工业企业亏损额较为明显。经过一轮动能恢复后、企业资产负债增长动能能否持续,需要观察。故此,进一步的稳经济及稳就业政策仍将鱼贯而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