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华尔街顶级基金管理人,达利欧凭借对“原则”的坚持,使由他创办的“桥水基金”安然度过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并实现可观盈利。遇事有“规矩”,凡事有“原则”。“原则”显然已成了达利欧的个性标签。达利欧为何如此执念“原则”呢?从《原则:生活和工作》到《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再到《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达利欧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个体、组织、社会和世界秩序的变化。面对世界大势,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不确定性,达利欧的独特视角和研究框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参考。
投资须搞清更长期的规律和原则
作为许多国家政策制定者的宏观经济顾问,达利欧长于国际交往、精于历史研究。在本书中,达利欧从文明演进的视角出发,以全球史视野鸟瞰经济周期的轮转,研究过去500年荷兰、英国、美国等3个储备货币帝国,以及德国、法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家的兴衰,还有在此期间发生的12场大规模的战争。
达利欧发现,研究范围内的所有帝国和王朝一直处于典型的大周期中,在教育、竞争力、经济产出、全球贸易份额等方面的优劣变化驱动下崛起和衰落。整个世界就像一台永动机,在不断进化的同时,以基本相同的原因周而复始。
达利欧对历史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历史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三个核心周期。三个核心周期在历史的长河中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因为驱动这些周期“轮转”或发展的是“人性”,而“人性”从古至今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比如恐惧、贪婪、嫉妒这些基本情感始终没有变过。
第一个核心周期是“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通常可以持续50年到100年,中间又会有6到10个“短期债务周期”,一个“短期债务周期”一般持续8年左右。“长期债务周期”在人的一生中只出现一次,大多数人对此毫无预料。因此,它的到来往往令人措手不及,让很多人遭受损失。国家和国民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财富,而财富的增加和减少,与债务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
达利欧认为,“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可以拆分成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并不存在债务,或者债务很少,人们使用硬通货进行交易。第二阶段,开始出现硬通货债权票据,这是因为随身不方便携带大量金属货币。第三阶段,是债务增加。这时可能出现两个麻烦——一是借债的人没有足够的钱还债;二是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数量增长太快,超过了商品和服务增长的速度。第四阶段,也就是发生债务危机和违约。第五阶段,当债务规模达到极限,为了维持经济运行,中央政府和央行会大肆印钞,让货币和债务贬值。第六阶段,回归硬通货,债权人出售债务资产,转而投资黄金、白银之类的硬通货,或者投资其他国家的货币和资产。
第二个核心周期是“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达利欧将国家内部治理形成的治乱循环称为“内部秩序”。内部秩序的改变可能不会导致世界秩序的改变,只有当造成内部混乱和不稳定的力量与外部挑战交织在一起时,整个世界秩序才会改变。“内部秩序”通常是由拥有财富和权力的某些群体管控的,当财富、权力斗争以良性竞争的形式出现,激发人们将精力用于生产性活动时,就会带来有效的“内部秩序和繁荣时期”;当这些精力被用于具有破坏性的内部斗争时,这就会造成“内部混乱和困苦时期”。
第三个核心周期是“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所谓“外部秩序”,也就是国际秩序。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于世界秩序单独存在,国家之间既会有合作,也会有竞争。通力合作可以实现双赢,恶性竞争会导致双输,在双赢与双输之间的转变,往往也具有周期性。
达利欧认为,如果这三个周期同时处于有利阶段,国家就会变得强大,不断崛起;如果这三个周期都处于不利阶段,国家就会变得疲弱,走向衰落。如果你想在投资上收获更多的回报,一定不能只顾眼前的涨跌,而需要去搞清楚更长期的规律和原则,明白自己正处在历史周期的哪个阶段,在找到那些看似无关的事物背后隐秘的关联后,才能参透现实的迷雾,比别人更早地预见未来。
了解所有的可能性,考虑最坏的情况
达利欧不仅把原则思维用于获得最佳投资策略,也倾向于将之应用于一切事物,从待人处事到企业管理,乃至世界秩序的变化。他将现实视为一部华丽的永动机,一些原因引起一些结果,这些结果又成为原因,循环往复。
本书中,达利欧尝试勾勒一套观察和分析大问题的框架,并试图找出相互之间的关联。善于类比的达利欧认为,“人类的历史和未来可以被看作所有个体生命周期逐步演进的综合”。为此,他将国家兴衰划分为“上升、顶部和下跌”三大阶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上升阶段”是新秩序建立之后的繁荣建设时期。在这个阶段,国家的基本面较为强劲,因为这段时期的债务水平相对较低,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相对较小,人们通过有效合作来创造繁荣,具备良好的教育和基础设施,拥有强有力且有能力的领导者,一个或多个世界主要大国主导着和平的世界秩序,进而发展到“顶部阶段”。
达利欧研究发现,“上升阶段”包括的要素主要有强大的教育实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