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 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几何?
时间:2022-06-1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从历史来看,美联储无论是在量化宽松退出还是加息的过程中,由于流动性收紧、利差缩窄、避险情绪上升,新兴经济体出现较为普遍的资本外流和资产配置的重新调整。

美联储将于6月15日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此前,在5月25日公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声明中,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至0.75%-1%,并预计继续上调区间是合适的。同时,委员会决定自6月1日伊始启动缩表。

自2021年11月宣布缩债,到2022年3月加息靴子落地、首次加息25个基点,再到2022年6月启动缩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幅度和力度在加大,政策调整主要源于通胀持续“高烧”、从“暂时性”走向“结构性”和“持久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杨盼盼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推高通胀的成因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对抑通胀的作用相对较小,供给侧因素仍是影响通胀的最主要变量。

“从目前情况来看,2022年美国通胀率难言下行。”杨盼盼解释,一方面,供应链紊乱问题在2022年仍将持续。新冠疫情冲击下供应链断链问题尚未充分缓解,加之各国更加强调供应链安全和供应链备份的建设,政策转向过程中供应链效率下降,供应链受到中长期约束。另一方面,地缘冲突局势尚未看到缓和迹象,能源、食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保持高企,全球通胀持续承压。

在高通胀压力且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滞胀”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美国CPI连续3个月同比涨幅高于8%,后续预计仍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与此同时,美国今年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1.5%,若第二季度仍为负增长,那么从技术层面可定义为陷入衰退。不过,此前美联储对今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在2.8%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经济中只有“胀”的成分,尚未出现明显的“滞”的迹象。后续,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过猛”,对总需求形成明显抑制,那么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风险会进一步上升。

除了美国,其他国家也普遍面临通胀上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只不过,对于一些经济基本面脆弱的新兴经济体而言,还需要应对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出现的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偿债压力上升等问题。

“只要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具有的影响力持续,那么每次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其他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溢影响,具体受冲击程度则取决于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强弱。”王晋斌称。

通胀高烧不退

全球多国通胀持续升温,反映出更广泛且持久的物价压力。

新兴经济体中,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等拉美主要经济体通胀率持续数月高于官方目标区间上限。从最新数据来看,阿根廷4月年化通胀率达58%,为1992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连续11月同比涨幅超50%;巴西5月年化通胀率达11.73%,从3月创下的(自2003年3月以来的)历史高点12.13%回落,不过通胀率连续第9个月保持在两位数;智利5月年化通胀率达11.5%,高于4月的10.5%,为1994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秘鲁5月年化通胀率达8.09%,高于4月的7.96%,为1997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亚洲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通胀率也保持上涨态势。印度5月年化通胀率从4月创下的8年来高点7.79%降至7.04%,不过已连续5个月高于印度央行设定的6%的官方目标上限;印度尼西亚5月年化通胀率从4月的3.47%升至3.55%,为2017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东地区,土耳其5月年化通胀率达73.5%,为199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与去年同期16.6%的通胀率形成鲜明对比。

发达经济体中,美国5月年化通胀率达8.6%,为1981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高于4月的8.3%和3月的8.5%。具体构成中,能源价格上涨34.6%,为2005年9月以来最大涨幅;食品价格上涨10.1%,是自1981年3月以来涨幅首次超10%。欧元区5月年化通胀率达8.1%,创历史新高。

G20国家中,根据最新数据,土耳其、阿根廷、俄罗斯、巴西四个国家的通胀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前四;通胀率低于5%的国家有5个,其中中国5月年化通胀率为2.1%,其他国家通胀率则处于5%-10%。

多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

为了应对高通胀压力,全球多国陆续启动加息周期。6月以来,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在货币政策方面又有新动态。

发达经济体中,欧洲央行6月9日宣布,自7月1日起停止净资产购买,并计划7月加息25个基点,为十多年来首次加息铺平道路。

拉美国家中,秘鲁央行6月9日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5.5%,智利央行6月7日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9%。亚洲地区,印度央行6月8日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4.9%,为5月4日加息40个基点后本年度连续第二次提高借贷成本。

新兴经济体中,与拉美主要经济体保持连续加息态势不同,受政治因素影响,土耳其货币政策此前连续“逆周期”降息。自1月以来,土耳其央行连续五个月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在此背景下,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去年累计下跌44%,今年1月以来累计下跌约20%。

此外,在地缘冲突加剧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冲击该国金融市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