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提速加码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社融总量显著改善。
5月社融增量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78亿元,扭转了4月新增社融同比大幅回落的局面,社融存量增速也较前值回升0.3个百分点至10.5%。5月社融改善主要源自稳增长驱动下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财政靠前发力也带来政府债融资有所提升。从表内融资来看,5月新增信贷1.82万亿,较往年同期多增3906亿元,银行机构在稳增长压力下增加信贷投放。从表外融资看,随着金融机构陆续达到资管新规的要求,表外信贷总体压降幅度弱于去年同期,其中新增委贷减少132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减276亿元;新增信托规模减少619亿,较去年同期少减676亿;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68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减142亿元,表明银行为达到信贷投放目标而增加了票据贴现。从直接融资来看,企业债融资与股票融资分别新增-108亿元与29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少减969亿元、少增425亿元。政府债融资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99亿元,体现了财政发力对于宽信用的拉动。1至5月社融增量累计为15.8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8%,总体高于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但宽信用依然有一定扩张空间。
信贷结构依旧偏弱,票据冲量特征依然延续。5月新增贷款1.8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900亿元,相比上月反弹幅度较大,信贷余额同比增长11%,增速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从信贷结构上看,企业短贷与票据融资冲量特征依然延续。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5551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977亿元。企业短贷、票据净融资分别为2642亿和7129亿,较去年同期多增3286亿元和5591亿元,票据融资在新增信贷中的占比虽有下降,但依然高达37.7%。
从居民端来看,5月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增加1840亿元和1047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多增34亿元和少增3379亿元,可见居民的购房需求依然延续收缩态势,按揭贷款触底企稳仍需一定时间。1至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10.8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仅多增2300亿元,不及疫情前三年同期多增7000亿以上的平均水平,同样表明宽信用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显现。
社融与M2增速走势延续背离,或进一步提示资金空转风险。5月M2同比11.1%,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5月M1同比4.6%,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延续走阔,或提示市场活跃度依旧偏弱。社融存量同比与M2同比增速之差延续为负值,且从上月的-0.3%进一步扩大至-0.6%,由于金融机构购买货币基金、同业存单等资管产品会计入M2但不会计入社融,社融与M2走势背离或提示资金空转现象依然显著。
社融总量企稳之后社融结构有望改善,稳增长政策仍需加大托底力度。5月金融数据从总量上实现了显著改善,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虽低于去年同期,但处于近十年来的高位。
加之政府债的加快发行以及稳信贷政策的推动,6月金融数据有望持续改善。但5月金融数据依然体现出企业短贷和票据冲量的显著特征,居民中长期贷款依然处在收缩周期,社融与M2之差提示资金空转风险,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依然有较大空间。虽然今年1月至4月企业的加权贷款利率为4.39%,已较2021年全年下降0.22个个百分点,但部分企业主体依然面临较大的融资成本压力,为更好实现稳增长、保就业、稳物价的目标,政策层面料将持续加大托底力度,多方举措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如果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显著,6月或7月仍有空间降准,亦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