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跑得慢才能跑得远
时间:2022-06-1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今年四、五两个月被封在小区里防控疫情,因为小区的弯道太多、路面太硬,远不如外面的健身道跑起来畅快,所以配速也就降下来了,但同时跑的时间却大大延长了,毕竟早起后不用像过去那样卡着时间赶去上班。五月份我的跑量创下历史记录,达到378公里,即便一个早上跑个20公里,也不觉得特别累,因为配速比我之前降了不少,故运动心率也明显下降。

回想起来,我过去长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既要完成任务,又要追求速度。结果就是筋疲力尽地跑完十公里就算完成任务了。我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还算过得去,100米、200米、400米、跳高及三级跳远都曾不止一次地拿过第一名,但800米以上的比赛就不行,说明我的优势在于爆发力,但耐力不行,故不适合长跑。随着年纪的增大,爆发力也消失了,之所以坚持长跑,目的纯粹为了健身,根本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既然不参加比赛,却为何总是在追求配速呢?

由此,联想到中国经济。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比我们更在意本国的经济增长率了,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今年5.5%的目标能否实现。但西方国家的人大部分都只是关注失业率和通胀率,本身他们也没有给出一个GDP的目标。

纵观历史,发现极少有国家能够保持经济增速的长期正增长。我曾经在2016年查找2006-2015年全球各国的GDP数据,发现除了中国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名义GDP都出现过负增长,其中美国表现最好,只在2009年出现过一次负增长,而五年前增长势头强劲的印度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出现过两次负增长,德国和韩国均出现三次负增长,日本则更惨,2005-15年中有四年负增长,其中2015年的GDP总量还低于2005年的水平。到了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负增长。因此,经济负增长并不是件不可理喻的事。

假如经济增速为零或负,只是表明经济在匀速或减速发展,并不是指经济停滞了。例如,去年你的平均配速为6分钟/公里,共跑了1000公里,今年还是这个速度,增速为零,但跑量还是1000公里,这就是零增长。如果配速仍然为6,但共跑了1100公里,则说明跑量增长了10%,同时跑步时间也增长了10%,但效率并没有提高。

如果要想在跑量增加10%,但跑步的时间不变,那就需要提高配速,即从6分钟/公里,提高到5分24秒/公里。这就需要增强各方面的训练,如提高心肺能力,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体脂率,或者纠正跑步姿势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配速每年要提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实,经济增速的持续提升也不容易。

我国经济曾经连续保持30多年的高增长,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那么,为何能创造这样的高增长奇迹呢?首先是改革开放释放出制度红利,其次是中国恰好完美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难得机会,第三是改革开放的起始点与人口红利(1963-75年的婴儿潮开始转化为劳动力)的起始点与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起始点完全吻合。第四是工业化和土地资本化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资本红利”。

例如,1992年的时候,美国GDP在全球的份额为26%,欧盟为33%,中国只有2%,到了2021年,中国提高到18.1%,美国降至23.9%,欧盟更是降至17.8%。

但是,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长,树不可能涨到天上去。因此,早在2017年的十九大上就提出中国经济要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为何要把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下来呢?因为维持高增长所付出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即投入产出比下降,同时债务压力上升。就像长跑,尽管可以通过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功能等提高配速,但当实际配速已经超过潜在配速时,则可能给身体带来伤害,如肌肉、膝盖受损、心脑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等,得不偿失。

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要素主要有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在2011年之前,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30多年的高增长,正是因为有这些生产要素的交替发力。但之后这些要素的贡献率开始慢慢消减。

我们把经济增长的贡献归结为:劳动力素质+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密度贡献,发现过去30年来,劳动力素质(绿色)对GDP增长贡献的变化相对不大,而资本密度的贡献度持续提升,当然增速在2011年到达最高低后,便持续下降。

所谓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等于产出增长率与各种生产要素增长率加权之和的差额,我的理解是通过各项改革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好比两个原本身体素质都一样的人,一个请教练科学训练长跑,一个自己拼体力盲目长跑,一段时间之后的水平差异就叫“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蓝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97年之前非常高,之后则逐步回落;2007-2010年间又有所回升(进入重化工业化的冲顶阶段),2011年以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和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都显著下降。

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觉得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劳动参与率又在下降。十年前,我发现只要自己的月跑量增加,配速也会相应提升。如今,我的月跑量即便提高到十年前的两倍,配速的提升幅度也非常小了。毕竟岁月不饶人,而且基数也已经提高了不少,增速自然就会下降。中国自2021年就已经步入深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