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10日专讯》得益于5月疫情形势的相对好转以及市场供应的充足,内地5月CPI同比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而稳链保链的举措亦让曾经居高不下的PPI涨幅大幅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2.1%,涨幅持平于4月,略低于市场预期的涨2.2%;PPI同比上涨6.4%,涨幅较4月回落1.6个百分点,创2021年3月以来14个月新低,符合市场预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CPI、PPI同比走势看,国内消费者物价保持温和,短期干扰因素逐步淡出,物价回归正常,但核心物价维持低位,内需动能有待加强;从PPI同比看,国内工业部门通胀压力有所逐步缓解,但能源与原材料投入价格继续维持高位,部分中下游企业经营仍面临压力。
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认为,当前社会整体需求依然不足,5月核心通胀同比上涨0.9%,依然是近一年来的低位,环比增速持平,也弱于4月的环比上涨。社会整体需求偏弱的主要原因是在疫情影响下,就业压力、居民收入预期下降与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这仍需要等待实体经济在疫情后的经济重启。
*CPI同比增速有望温和抬升,PPI延续回落*
周茂华预计,CPI同比有望延续温和抬升走势。主要是短期散发疫情影响减弱,需求回暖;猪肉价格回升,加之能源等维持高位运行,有望带动CPI同比逐步走高。但国内物价稳定基础坚实。主要是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猪肉价格处于恢复阶段,果蔬等农产品季节性供给增加,工业生产基础好、产能充足;国内政策支持内需恢复同时,注重增加有效供给,尤其注重民生必需品的供应保障。
PPI同比则将延续回落态势。主要是发达经济体政策转向削弱商品金融属性,加之全球需求放缓将有助于抵消地缘冲突等因素对商品供给冲击;近期由于国内疫情逐步受控,刺激内需政策发力,有望带动商品需求回暖,但从全球需求趋势和全球政策转向看,全球商品需求前景趋缓,能源等商品价格短期波动不改趋势回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