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外贸增速回升 支持政策密集出台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时间:2022-06-1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6月9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同比增长4.7%。

产品方面,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5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11万亿元,增长7%,占出口总值的57.2%。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58万亿元,增长11.6%,占17.6%。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前5个月进出口反弹超预期,尤其是出口增速高达15.3%,外贸发展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充分体现出中国外贸发展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

展望下一步外贸走势,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外贸物流进一步畅通,企业复工达产进一步提速,我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外贸物流进一步畅通,企业复工达产进一步提速,我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外贸增速回升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出口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前5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以美元计,5月份,中国出口3082.5亿美元,同比增速较4月上升13个百分点至16.9%。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月外贸进出口反弹超预期,主要是困扰4月外贸的短期因素明显减弱,相关物流运输、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畅通,上下游企业生产活动加快恢复等,带动外贸进出口活动正常化。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陆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两个月密集出台的稳外贸外资系列组合政策效果逐渐在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中体现出来。稳增长政策带动进口增长,能源、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进口逐步恢复;同时,5月中下旬航运物流逐步恢复,滞港货物叠加常规出口,5月份呈现出超出市场预期的进出口增幅。此外,RCEP的贸易效应也逐步显现。

“前期,人民币汇率小幅下跌,对部分民营企业出口有一定帮助。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飙升,原油、天然气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下降。”陆菁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看,当前我国外贸形势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外贸发展韧性足,抗风险能力强,外贸发展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外贸基本盘稳,出口市场发展态势更均衡。三是我国外贸主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

海关统计显示,前5个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7.86万亿元,增长11.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9%,比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持续发力,保持较快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民营企业对中国外贸增长的拉动效益明显,是中国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经营机制灵活的体现。民营企业在稳就业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对于中国稳外贸的作用不容小觑。

分国别看,前5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韩国分别进出口2.37万亿元、2.2万亿元、2万亿元和970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7%、10.1%和8.2%。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8%。

白明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从建立到2.0版,现在正在积极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双方构建了互惠互利的双边和区域经贸关系,也形成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对接与分工,经济联动性大。

外贸支持政策密集出台6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中国外贸还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需求增长缓慢。另一方面,目前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比较大,意味着全球老百姓的收入在外贸产品的支出方面相应会受到侵蚀,受到负面影响。此外,国内物流时效有所下降,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畅。

陆菁表示,现阶段,中国外贸仍面临着较多困难,一方面随着其他主要国家放开国际旅行,生产和供应链基本恢复,国内疫情防控红利带来的订单回流存在再度流出的风险,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对国内制造业企业出口带来压力;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大;外贸企业在物流相对阻滞的情况下,转换国内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对企业国际化运营产生冲击;地缘冲突影响企业对相关地区的贸易和投资。

在周茂华看来,目前,全球疫情影响仍未完全结束,俄乌冲突,贸易壁垒,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混乱,能源与原材料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全球供应受限制;加之欧美发达经济体等空前规模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导致全球通胀持续走高。

“同时,美欧等经济体物价处于几十年高位,且远高于居民工资增速,这就意味着欧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