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代缴暗藏风险 监管堵疏结合整治违规参保
时间:2022-06-09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人已离职,但社保不能断,怎么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找个公司挂靠代缴。社保挂靠业务由来已久。

今年3月18日起,《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实施,再次明确了社保挂靠属于违法违规行为。终结社保挂靠,需要疏堵结合,广东深圳已经祭出重拳。

代缴背后是虚构劳动关系

“外地社保,交给‘蚂蚁社保’,正规个人社保代理,资质全,手机操作,足不出户,再也不怕漏缴断缴!”

在百度搜索“社保代缴”,类似的广告占据着词条首页。记者拨通了这家名叫“蚂蚁社保”的公司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公司可以给记者代缴职工社保,即“五险”,方法是将记者的参保信息挂靠在该公司名下。问及这样操作有无风险,对方表示,“社保局对这块(代缴)管控得没有那么严,正常缴费积累年限是可以的。”

打着“社保代缴”的名义,蚂蚁社保实际上经营的是社保挂靠。所谓的社保挂靠,是指被挂靠企业为事实上没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缴纳社保,从中收取手续费的行为。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劳动者的参保单位应该和用人单位保持一致,社保挂靠的做法突破了这个约束,其背后还涉嫌伪造材料、虚构劳动关系等违法违规操作。

天眼查显示,上述号称为120万客户提供在线社保缴纳的蚂蚁社保,运营方为武汉微蚁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向上追溯,股东是上海微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微聘”),实控人黎阳。

以上海微聘为主体,上下追溯可以串联起17家公司集群,这些关联公司大多带有一个“蚁”字,如上海微蚁、上海观蚁、杭州垓蚁、北京蚁众、深圳蚁众等,实控人大多为黎阳,注册地分布在北上广深和部分省会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上述公司中的一家——深圳蚁众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被深圳市社保局开了罚单,原因是“用人单位存在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为不存在劳动关系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参保手续、失业保险参保手续的行为”。

挂靠与稽查的猫鼠游戏

上海微聘公司集群的经营范围,包含了劳务派遣、职业中介、人力资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类目。正是依托这些业务,蚂蚁社保完成了挂靠的动作。

将个人参保信息挂靠在劳务派遣公司、职业中介这类人力密集型企业中,社保局在稽查的时候,很难逐一核实真实的劳动关系,这给一些企业经营社保挂靠留下了可乘之机。

记者在地方社保局官网上看到,有对于挂靠社保公司的处罚公示,但被查出的挂靠人数不多,罚金也有限。这意味着,对于经营社保挂靠的公司而言,被查出来付出的代价与收益不成比例。

为了加大稽查力量,近年部分地方社保局通过数据平台比对信息,对一些可疑公司重点检查。存在劳动争议的企业,申报缴费基数较低、且以线上居多的企业,可能会纳入检查范围。

为了“捕鼠”,某一线城市2020年还规定,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办理职工新参保登记或增员时,需要补充填报部分劳动合同相关信息,该规定意在统一社会保险缴纳主体和劳动合同履行主体,防范社会保险代缴行为。

社保挂靠一直是不被官方认可的方式。记者拨打多地社保局电话,均被告知社保挂靠属于非法参保,诸多权益无法保障。但在网络上,社保代缴公司通过广告误导和打擦边球,让人误以为社保代缴属于政策业务。这些广告在醒目的地方强调“个人社保代缴”、“离职过渡”、“自由职业者”等信息,意图吸引暂时不满足参保条件、希望找公司挂靠社保的个人。

一度,招揽社保挂靠客户的广告充斥着网络,有公司甚至把业务挂在了淘宝等电商平台上。2021年7月,淘宝网发布的新版《淘宝平台违禁信息管理规则》中,将“社保挂靠”的代办业务加入“不适合开展”的服务目录。随后,淘宝将社保挂靠业务全部下架。但是,在百度、360搜索、58同城页面,社保代缴的广告仍然不少。

据了解,广东人社厅已要求辖内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公司等有关单位,对违规行为展开自查,停止发布违规广告,并呼吁各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对中介代理补缴社保费信息内容加强审查。

挂靠社保下面埋着雷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参保人虽然通过挂靠公司缴纳了“五险”,但并不能全面享受社保待遇,比如生育津贴、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实际上都无法取得。这并非某一家代缴公司的做法,而是全行业的潜规则。

蚂蚁社保客服人员表示,生育津贴等属于员工福利业务,向社保局申请时需要用工单位提供证明材料,蚂蚁社保与个人并非真实的劳动关系,因此不能协助个人办理。“如果办理了福利业务,会被社保局稽查。”

显然,对于中介公司,挂靠社保仅属于违规参保,而申请待遇则属于主动骗保,可能定性为诈骗,情节严重得多。

近日,深圳市社保局副局长李阳武在“社保大家议”活动上,对社保挂靠为何违反法律法规做出了详细解读。

今年3月18日起,《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个人通过虚构个人信息、劳动关系,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虚构社会保险参保条件、违规补缴,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