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疫后上海政策发力,积极复工
时间:2022-06-09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1.疫情的短期冲击有多大?

3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多链并行、隐匿传播、快速蔓延。本轮疫情在4月中旬达到高峰,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近2.8万人。从3月1日至6月6日,上海累计新增本土病例64.9万例,其中确诊病例5.8万例,无症状感染者59.1万例。4-5月,上海大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受到疫情影响。直至6月1日,全市开始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那么,上海的经济受到多大程度的短期影响呢?我们分析了上海4月的经济数据。

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需求端,各项经济数据的同比增速均较3月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从生产端看,4月上海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2.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1.5%;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57.3%。从需求端来看,4月社零同比下降48.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8.4%,出口金额同比下降43.8%。而且,与2020年初疫情刚发生的阶段相比,本轮疫情中,上海经济受影响的程度相对更高。

与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形相比,4月各项经济数据下降三到五成。根据报告《本轮疫情:影响多少投资?》的方法,我们对4月上海的经济数据进行“反事实推断”,即估算如果不受疫情影响,各项经济数据应该为多少。与不受疫情影响的预计值相比,4月实际的工业总产值下降56.4%,社零总额下降41.1%,出口金额下降43.5%,投资总额下降30.9%。可以发现,生产受冲击的程度最高,其次是出口和消费,相对而言,投资受到影响较轻。

从结构来看,在工业生产分项中,上海主要工业行业的产量不足往年三成。汽车、电子设备、化工和通用设备是最主要的,2021年这四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占上海的一半以上,4月这些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下降70.9%、62.8%、54.9%和73.4%。在消费分项中,住宿餐饮业受影响较大,批发零售同比下降46.3%,住宿餐饮业同比下降69.0%,均较3月跌幅扩大。在投资分项中,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工业投资同比分别下降47.8%、59.5%、62.5%。进一步看的话,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以及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85.6%、69.6%以及88.2%。

2.复工复产,进度如何?

4月中旬开始,政策推动重点企业渐进式复工复产。3月30日起,上海宣布采取全域静态管理等措施,直至5月下旬疫情逐步企稳,期间为保障城市经济运行,全市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第一阶段,以部分工业企业带动产业链复工复产。4月15日工信部发文设立复工复产的666家重点企业白名单,主要集中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汽车产业链领域。16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在复工复产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围绕集成电路和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上汽、特斯拉、中芯国际、华虹),以点带链推动相关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第二阶段,推进城市保供类行业企业复工复产。5月4日《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发布,将企业主体责任转变为“四方”责任,并进一步细化分区域闭环管理要求。政策推动下,上海企业复工面不断扩大,行业涵盖商贸服务、快递、交通保障等。

第三阶段,渐进式扩大复工复产。这一阶段生产性企业依旧采取闭环管理模式,针对非生产性企业复工复产的制度和规定不断完善:非生产性企业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试行点式复工、气泡式管理的复工模式。

6月1日起,上海市各区各业有序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加快经济恢复。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6月1日开始上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市。

从分行业的复工复产要求来看,对于工业企业,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在前期指引的基础上取消了对企业及人员的相关审核和通行证要求,取消“白名单”制度,全面加快复工复产。对于服务业企业,商贸服务领域从6月1日起有序恢复线下营业,但对于客流量和员工上岗有一定的防疫要求,如客流总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员工需每日开展核酸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则根据不同的岗位,给予不同管理细则。如供应链管理服务要求对物流作业区设置闭环隔离;产业电商类则可发挥行业优势,开展线上工作。

复工复产政策推动下,当前上海人员和货物流动逐步恢复,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发电数据已修复八成以上。

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恢复正常,是经济修复的前提。截至6月4日,市内人员流动约恢复四成,货物流动恢复三成,跨市人员流动仍受限。从市内公共交通看,5月22日起,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0号线、16号线恢复运营,6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20条线(除7座车站外)均恢复基本运行,上海市地铁客运量从0恢复至去年同期的14.2%;从市内道路交通来看,日均拥堵延时指数已从最低时为去年同期的68.9%恢复至78.6%,不过拥堵指数与人员流动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从货运水平来看,上海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已从最低时为去年同期的12.7%,修复至27.7%;从跨市人员流动来看,当前从上海出发的实际执飞航班数仅为去年同期的1.5%,仍在相对低位。

发电数据已回升至去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