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城进阶②:广期所"试验田"撬动产业集聚 大湾区竞逐全球金融话语权
时间:2022-06-0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是国内国际物流重要节点,背后倚靠的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和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经济腹地支撑,广州金融创新发展充满想象。

自年初以来,全球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涨价影响也沿着产业链逐步向市场传导。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正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全国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劲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发达的工业和消费,大宗商品的价格关乎产业链稳定和众多企业生存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也必然承担着加快探索全球定价中心的重要使命。

全球新一轮贸易与金融竞争,我国需以主动嵌入和体系搭建的方式,加快建设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在此背景下,2021年4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迈出了重要一步。

广州期货交易所也为广州国际金融城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久的将来,随着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中证商品指数等前所未有的创新型期货产品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广州的金融产业版图将日趋完善。进而,广州也将成为全国金融要素市场最齐备的城市之一,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将极大提升。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广州希望借助广期所的运行,帮助粤港澳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提升大湾区乃至全国大宗商品战略安全。期货市场作为分散和对冲风险的中心,有利于相关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全球定价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发展。

创新试验田的集聚效应

从伦敦、纽约、法兰克福、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历程看,每一次国际经济格局的巨变,都伴随着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移。

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把握机遇、整合优势、强化联动,逐步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枢纽。

根据金融地理和区位经济理论,经济、金融资源的聚集很大程度上由地理条件决定。纽约、伦敦、新加坡都是世界大型商贸港口,优越的交通位置和广阔的经济腹地是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推动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是国内国际物流重要节点,背后倚靠的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和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如此优越的区位条件、广阔的经济腹地支撑,广州金融创新发展充满想象。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除香港联合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外的第三家国家级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广期所定位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致力于支撑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提升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大宗商品战略安全。

广州市也明确,将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发挥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功能,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此外,还将建设广州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引导实体企业建设商品期货交割库,延伸期货产业链条,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引进各类期货、基金公司和中介等机构,吸引与期货交易及资产配置相关的金融机构落户,建设风险管理的优质载体。

分析人士认为,广州可以广期所为创新“试验田”,加快打造立足广州、辐射大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这对推动相关现货产业生产、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强化定价中心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这也为期货产业的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广发期货董事长罗满生认为,广期所和广州商品期货交割中心的建设,有助于吸引优质的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在广州落地,有助于产业机构、仓储、物流在穗构建完整的交割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合力推动完善广州的期货产业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金融聚集区,广州国际金融城也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相关规划,广州国际金融城将依托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优质的期货经营机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期货全产业链。

如今,广期所已经产生了明显的“集聚效应”。“今年2月,我们正式成立了广期所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广州市天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广期所揭牌落地广州市天河区后,该区已引入超60家世界500强金融总部、新增5家持牌期货公司,包括先锋期货广州分公司、上海中期期货广东分公司、东兴期货广东分公司、方正中期期货广东分公司、红塔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

竞逐全球话语权

一个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定位,主要由平台的品种类型和形式体现。

今年4月19日,广期所揭牌一周年之际,披露了中国证监会所批准上市的16个期货品种。第一类是事关国民经济基础和能源价格改革的重大战略品种,主要是碳排放权期货、电力期货,有望成为广期所拳头产品;第二类是商品指数类创新型品种,包括中证商品指数、能源化工指数、饲料养殖指数以及钢厂利润指数,宽基类的商品综合指数期货;第三类则是和绿色低碳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特色品种,包括工业硅、多晶硅、锂、稀土、铂、钯等与新能源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料相关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