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利好强化美联储鹰派立场 美国通胀压力短期难解
时间:2022-06-07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不是就业市场和经济增长,而是通货膨胀变化趋势。

美国当地时间6月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5月份就业市场报告,调查结果与市场预期大体一致。5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39万(预期32.8万),其中政府增加5.7万个岗位,制造业1.8万个;工资年化增长5.2%,符合预期;失业率3.6%,与4月份持平;劳动参与率62.3%,比4月份高0.1%。美国就业市场的利好消息,更加坚定了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和加息周期的决心,即从6月1日起每月资产购买计划减少475亿美元,6月15日和7月27日美联储议息会议预计各加息50个基点,9月份之后再相机行事。受就业市场利好消息影响,标准普尔500指数以4108.54报收,较前一个交易日跌1.63%,纳斯达克指数收于12012.73,跌2.47%,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941%,美元指数收于102.186,涨0.35%。

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不是就业市场和经济增长,而是通货膨胀变化趋势。就业市场降温倒是决策者可以接受的,因为劳工市场火爆是高通胀产生的原因之一。美国第一季经济出现负增长1.5%,据目前最重量级公司的业绩来判断,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大概率是负增长,这也符合金融市场的普遍预期。就业市场降温和经济增长回落是治理通货膨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中期选举越来越近,美国总统拜登的工作认可度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党内士气低落,民主党议员开始为自己的仕途担忧,地方官员与白宫的裂痕逐渐加深。对拜登政府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在11月中期选举前尽快遏制住通货膨胀,以便在选举中占得先机、至少维持在国会的微弱优势,否则一旦共和党成功翻盘,拜登在余后的两年多任期内任何有意义的施政方案都会被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扼杀在摇篮中,并陷入两党无休止的争斗中。

美国就业市场的利好消息更加坚定了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和加息周期的决心。-新华社

食品与能源价格涨势难控食品与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走势影响较大,但美联储和政府无法调控其价格变动。美联储决策时所参照的通胀指标是商务部编制的个人消费成本(PCE,personalconsumptionexpenditure),而不是劳工部编制的消费物价指数。4月,个人消费成本上涨6.3%,其中食品和能源占了1.4%,其上涨原因明显与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无关,而是与世界粮食与能源生产、出口与消费有关。世界粮食生产业依然是看天吃饭,气候条件对收成影响最大。发达国家农户(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具有经营规模优势,产出效率较高,加上政府各种农业补贴,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户不具有规模优势,产出效率较低,成本较高,政府补贴有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

在能源生产与出口方面,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均为世界大国。据《英国石油世界能源统计》,2020年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原油生产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17.1%、12.6%和12.5%;在国际原油出口市场,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日均出口812万、803万和743万桶原油。美国和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分别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21.8%和10.8%,但俄罗斯是全球天然气出口大国,占全球的出口量的25.3%(对欧洲管道天然气出口占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17.8%),而美国以14.6%居第二。就煤炭产量而言,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占比分别为54.3%、11.6%、6.1%、3.0%、2.2%、2.2%,但在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为出口大国,市场占比分别为29.1%、26.8%和17.8%。

可见,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对稳定食品与能源价格有着重大意义。俄罗斯手中握有两大战略物资(两大底牌):粮食和能源。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出口的小麦、大麦和葵花油分别占全球有关贸易的28%、15%和75%,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出口市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俄罗斯能源产品排除在世界粮食和能源交易体系之外是不现实的。拜登访问中东之前,沙特阿拉伯表示愿意增加原油产量,但要填补俄罗斯能源所留下的缺口是不可能的。此外,沙特阿拉伯早就不满美国的页岩油气充斥世界能源市场,威胁到自身经济利益,暗中与俄罗斯达成默契。俄乌冲突不解决,食品和能源价格就难趋于平稳。美国在俄乌冲突后面“拱火”不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把欧洲国家伤得不轻,同时让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付出高昂的代价。

港口拥堵供应链紊乱短期无解美国通货膨胀既不是短暂问题,但也不是长期问题,关键在于破解供应链瓶颈,然而这需要时间。货物运输工具包括海运、河运、公路、铁路、空运、管道及其它方式。据美国交通局数据,海运吨位占出口贸易的77.57%,占进口贸易的64.36%。受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和物流受到了极大冲击,成为美国经济受困、通胀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贸发组织数据统计,2019、2020和2021年集装箱船在美国港口停靠时间分别为0.75、1.03和1.23天,分别高于世界港口平均水平的0.69、0.71和0.80天,也高出中国港口平均水平的0.60、0.52和0.73天。不言而喻,疫情蔓延导致美国港口作业效率大幅下降,供应链紊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美国商务部物流运输统计,该国进口贸易中35%的集装箱通过洛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