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越南相比,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印度
时间:2022-06-07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2022年一季度,深圳、上海、北京等中国经济重镇先后受奥密克戎侵袭,而同期越南的进出口数据表现亮眼,引起各界对中国制造产业转移以及价值链分布变化的新一轮担忧与讨论。

在《越南会成为世界工厂吗?》一文中,我们拆解了越南的进出口结构,认为中越产业链存在很强的互补效应,就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越南在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事实上,与越南相比,我们认为,尽管短期来看,替代效应并不明显,但未雨绸缪的角度,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印度。

中国为何更应该警惕印度

第一,印度经济体量大且经济增速快。

1990~2020年,印度的年均经济增速为7.72%。2014年赶上中国(7.4%),2015年首次超过中国(7.6%vs.6.9%)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经济体。近年来经济总量一直在全球5、6、7位波动。2019年以2.85万亿美元超过法国和英国,上升至美、中、日、德之后的世界第五。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预计,到2050年,印度的经济总量将上升至居于中国之后的第二位。尽管进出口数据一直有波动,但印度的产业链较越南更为完整,尤其是电子制造产业链较为发达。

第二,印度拥有人口红利和广阔市场等优势。

如果说21世纪是亚洲世纪,那么,中国和印度无疑是世界经济的亚洲强动力。与越南的9700万人口基数相比,2022年,印度的人口规模(14.15亿)超过中国(14.13亿),且15~64岁的劳动年龄段人口的比例为67%,年龄中位数不到28岁,每年有超过1200万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

与此同时,广袤的市场腹地、趋于完善的电子产业链、更发达的软件信息产业、与欧美接轨的语言能力,都让印度初步具备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资质,是再现中国发展奇迹的有力竞争者。

第三,贸易逆差导致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

印度对外货物贸易逆差常年在千亿美元以上,超过30%的逆差来源于中国。为化解大额贸易逆差、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依赖,保护本土制造业,印度政府不断推出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据统计,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中国贸易救济调查发起国和第一大对中国反倾销案申诉国。2014~2020年,在印度发起的涉中国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案95起,反补贴案8起,保障措施案14起,涉案产品涵盖了机电、化工、有色金属、钢铁、纺织等行业。

第四,中印两国出口商品存在直接竞争。

联合国贸发数据显示,印度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主要有食品及活畜(SITC0)、矿物燃料类(SITC3)、化学制品类(SITC5)、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SITC6)、杂项制品类(SITC8),其中第6类的竞争优势最大,而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为第6、7、8类商品,其中第8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类的竞争优势最强。

所以中印两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外贸商品有重叠,即第6、8类商品,“中国制造”和“印度制造”的这两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直接竞争。

第五,印度明确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

在疫情冲击和印度经济增长阶段性失速的背景下,莫迪政府不断采取对华遏制的贸易保护措施,针对高度依赖自中国进口的手机、光伏太阳能组件,以及原料药等产品大幅提高关税,还以维护印度国家安全为由,禁用TikTok、微信等具有中国背景的百余款手机应用,并要求国有炼油企业停止与中国、巴基斯坦等“与印度接壤国家”的企业开展石油运输与石化贸易合作。

此外,还与日本、澳大利亚一起,提议共建《供应链弹性倡议》,试图调整和建立区域内新的供应链网络,以最大程度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特别是启动了对中国经贸往来的风险评估,首次讨论印度对中国经贸往来的必要性。

印度独特的产业结构

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史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顺次演化和递进。

具体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向第二、三产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GDP的爆发式增长首先依靠工业增长拉动,随后工业增速放慢,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逐渐下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渐上升,当服务业占比超过工业时,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此时,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印度却是例外。独立以来,印度经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直接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呈现出典型的“跨工业化”特征。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80年代末期。

印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1960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1.31%,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2%。受殖民历史影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8.78%)一直较高。

独立以后,学习苏联模式,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作为战略目标。通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建立起包括冶金、采掘、机械、运输机械、化工、电力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体系。

但是,重工业占用和消耗了大量资源,需要进口大量技术和资本设备,导致第二产业的其他门类发展速度过慢,且恶化了收入分配。世界银行的数据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