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工复产进行时,商超、厂房、各类营业网点正陆续恢复营业生机。
“特别时期要显特别担当。”随着稳增长重磅政策密集出炉,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当下,多家银行、在沪金融机构正迅速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密集行动。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多家银行将加大信贷投放作为当前及全年经营工作重中之重,明确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力度,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保障企业融资需求。
“6月新增贷款成本下调至少50BP”
减费让利、减息让利,多家银行主动下调企业信贷资金的融资成本。
“对于6月份投放的信贷业务,资金计价成本下调至少50BP,以推动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让利。”券商中国记者从浙商银行获悉,6月2日,该行召开全力支持稳经济促发展工作推进会,加码出台35条稳经济促发展措施,确保全行全年信贷规模正增长,确保浙江省内信贷增速超过全行平均水平,同时明确6月新增信贷的资金成本下调。
针对当前的疫情形势,浙商银行称,持续支持货运物流保通畅,优先保障货运物流客群金融需求,针对重卡、交通运输类小微企业的还款要响应国家号召能延尽延,一律延期3个月。
在扩大减费让利覆盖面助企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主动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加大对受疫地区重点行业减息让利力度等。
据了解,在会上,浙商银行党委书记陆建强号召,“全行迅速行动,抓好政策直达快享,确保政策快速见效,在超常时期要有超常作为,在特别时期要显特别担当”。
券商中国记者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获悉,为助力沪上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快速推出专项利率优惠方案:将额度1000万的抵押类小微生意贷,利率下调为年化3.6%(单利)起;将额度100万的全线上的小微闪电贷(尊享版),利率下调为年化4.68%(单利)起,且在招商银行办理贷款,无需支付任何手续费。
该分行人士介绍,复工复产阶段,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将重点支持:民生保障、防疫建设、医药医疗、物资生产等关键企业;对关键企业起到支撑作用的生产型、服务型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绿色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复工复产中有经营周转需求的企业等,助力企业快速重启正常经营。
更多沪上银行出台了助力制造业、民营企业复工达产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券商中国记者从上海农商银行获悉,在相关方案中,该行年内力争对民营企业新增投放不低于500亿元、惠及企业不少于1万户,年内批次贷款投放金额不低于100亿元,年内实施无还本续贷金额不低于100亿元,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及各项政策工具,加大贷款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疫情下普惠金融的大行样本
6月2日晚间,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强化普惠金融服务,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继续实现涉农贷款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差异化增速目标。
该通知要求,银行机构要层层抓实小微企业、涉农信贷计划执行,向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停工停产期间应急性资金需求、复工复产提供信贷支持。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确保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
一直以来,国有大行是践行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截至2021年末,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23万亿元,同比增长27.3%。从年报披露的数据统计,这之中,六家国有大行同口径小微贷款余额合计65756亿元、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的34.14%,比上年末提高约2.6个百分点。
这之中,交通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国有大行。年报显示,2021年,交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88.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近50%,在大行中排第3位;有贷款余额客户数21.2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3.49%;累放平均利率4.00%、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49个百分点;不良率1.16%、较上年末下降1.02个百分点,重点辐射长三角,实现了量增、扩面、质优局面。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看来,一直以来,“普惠金融业务存在风险大、成本高、收益难以匹配,普惠群体面临天然融资瓶颈等因素”;尤其如果金融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和法律体系有待完善,更加大了普惠金融支持政策的推行难度,而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规模和抵押品、难以证明其恢复经营的能力,资金供需双方不匹配更是行业一直难解的老问题,而疫情反复,“普惠金融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
不过,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随着数字技术得到广泛使用,降低了普惠金融的交易成本,促进银行普惠金融服务下沉。交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产品研发部高级经理张川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谈到,从业务进展情况看,数字技术提高了银行业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及包容性。
“从数据来看,企业的经营还在运转,由于租金、人力成本、固定开支不会停,资金需求一直在延续。”张川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交行普惠金融贷款的提用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