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复商复市政策激发了经济动能。
端午小长假期间,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多个商圈的电动车、化妆品销售场所发现,消费者购物热情正在逐渐恢复。消费需求最终会传导至制造企业,为各大跨国公司的复苏奠定基础。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上海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企业投资入驻。疫情期间,由于供应链和物流的影响,包括特斯拉在内的跨国企业生产和销售一度遇到困难。现在,随着复工复产的进展,企业员工返回岗位,机器重新运转起来了。记者采访特斯拉、欧莱雅和泰科电子的情况显示,跨国公司正在恢复动能,上海的制造业稳步回归。
特斯拉:产销快速正常化
一位正在上海长宁来福士特斯拉门店选购电动车的顾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原本在上海封控前就想来试驾的,因为疫情原因耽搁了,现在商店重新开张营业,就准备再预约一下试驾体验。
特斯拉自6月1日起恢复部分门店营业以来,已经吸引了不少顾客。上海虹桥特斯拉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此之前,特斯拉在上海区域开通了“云看车”、“云揭秘”、“云讲车”、“云试驾”等直播,让用户在居家期间,就能够全面了解车辆信息。
不过由于疫情期间积压了大量的订单尚未交付,现在下单的顾客提车仍需等待一段时间。市民王先生两天前刚刚在网上下单了一辆特斯拉ModelY电动车。王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下单,预计也要等到年底才能提车。”
一位特斯拉销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订购特斯拉的车主,基本能够确保12月份提车。“Model3现在还能享受1.1万元的补贴,基础款补贴完售价27.99万元;ModelY因为超过了30万的补贴额度,所以现在没有优惠了。”这位销售在电话里介绍道,“如果您不方便前往门店,我们也可以上门给您提供试驾服务。”
据这位销售称,端午期间他平均每天可以卖2-3辆电动车,销售压力仍然较大。“疫情期间的销售比较淡,我们也希望现在生活恢复正常后,可以有更多的订单。”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特斯拉也在加速复工复产。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5月23日起,特斯拉工厂员工的排班已经由起初的单班制改成了双班制,产量预计本月能够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前的订单也正在重启配送。
市民戴先生6月2号收到好消息,特斯拉给他发送短信称,他去年年底时订购的ModelY已经进入排产阶段,预计一周内就能够完成订单匹配,匹配后3-5天之内即可提车。
“本来是说今年3月底提车的,后来疫情一耽误就是两个多月,现在终于可以拿到车了,还是挺开心的,疫情结束正好可以去兜风了。”戴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特斯拉积极响应上海市政府号召,有序高效推动工厂复工、门店复市。”特斯拉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希望上海经济能够快速恢复和重振,并带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实现正向增长,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恢复元气注入强劲动力。”
在今年疫情期间,在上海经信委、临港管委会等部门的支持下,特斯拉带动长三角100多家供应商共同复工复产。一位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物流已经基本恢复,可以保证生产供应。
此外,临港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的“全球出口中心”,在疫情期间仍满足了出口需求。上个月,两批装满特斯拉电动车的整船运往欧洲等地,总共出口约9000辆。
欧莱雅:对美的需求一直会在
伴随着复工复产,化妆品的消费需求也有望迎来激增。
“两个月没化妆了,今天出门给自己添置一些化妆品。”在中山公园龙之梦购物中心某化妆品柜台上,顾客刘小姐兴奋地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在静安的另一个大型商场内,顾客李先生正在为女朋友选购香水和唇膏。“两个月没见了,希望给她一个惊喜。”李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旗下拥有众多化妆品品牌的法国欧莱雅集团的多个线下门店也开始陆续营业。“我们的线下品牌专柜和旗舰店员工都开始回归,并采用线上线下全渠道联动的方式服务消费者。”欧莱雅方面表示,“目前也正值618大促期间,旗下全品牌积极备战,预售成绩引领’亿元俱乐部’。”
记者还从欧莱雅方面了解到,面对当下的复工复产政策,欧莱雅方面积极配合和响应。目前,第一批复工复产员工已于6月1日返回公司进行勘察,筹备复工复产工作。第二批员工也在端午节后逐步有序开始恢复正常办公。同时,员工依然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居家办公。自愿来公司的员工将实行排AB班制度,确保复工人数始终控制在30%以内。
在整个封控期间,欧莱雅公布的第一季度销售增长超出预期,实现了90亿欧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3.5%,消除了人们对疫情的担忧,其主要增长来源为高端美容产品,反映了奢侈品和高端产品的总体需求仍然非常强劲,市场整体正在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
疫情期间,欧莱雅位于苏州和宜昌的中国两大工厂生产并未间断,尽管4月产量显著下降,但到5月底已恢复至良好水平。此外,公司高度关注供应链问题,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经消耗了大部分原材料,并支持供应商处理库存。
尽管经历了疫情,但欧莱雅对中国市场依旧充满信心。早在5月8日,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