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数据看,假期期间疫情基本稳定,5月30日-6月4日全国新增确诊+无症状连续6日处于100例以下。
上海、北京本土新增阳性病例均连续处于单日30例以下的水平,本轮国内疫情进入扫尾阶段。上海北京等城市均初步开启统筹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的常态化防控。
6月1-4日,北京本土新增阳性病例分别为14、15、5、17例;上海本土新增阳性病例分别为10、14、12、21例。
在6月5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56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当前北京疫情呈现持续向好态势,整体进入扫尾阶段,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1
自6月6日起,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全市其他地区进一步分区分级动态实施以下社会面防控措施--对于封(管)控区等重点涉疫区域,在充分评估、符合条件后及时解封。居家办公地区调整为正常上班;餐饮经营单位开放堂食服务;中小幼分期分批梯次返校;快递、外卖服务人员可进入小区(村);安全有序放开装修、改造、改建、维修等“散装散建”生产活动;恢复本市旅行社经营市民“在京团队旅游”业务;各类景区、景点、公园坚持“限量、预约、错峰”,按照75%限流开放;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美术馆、文化馆和体育健身、演出娱乐、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场所按75%限流开放。2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5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会上表示:全国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保持在100例以下,但近7日有16个省份报告了本土疫情,要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立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快速处置,精准防控,阻断疫情传播。3
央行6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继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方面重点发力”。央行同时指出近两周多地房地产市场高频数据显示交易的活跃性正在上升,下一步将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央行指出“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的作用,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有关扎实稳住经济的金融政策。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好稳住经济一揽子的政策措施,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继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重点发力。4在实施货币信贷政策时,潘功胜表示,要注重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利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二是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就业稳定、价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三是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指导金融机构坚持市场化和审慎经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对于备受市场关注的外汇领域,往前看,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与前五个月相比有更好基础。随着疫情的缓解和各项稳增长政策的效果显现,国内生产供应优势继续存在,货物贸易有望保持合理顺差规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稳定,会继续吸引境外投资者来华投资。
对于房地产市场,当前,疫情形势正在逐步好转,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活跃性上升。近两周,多地房地产市场高频数据已经显现出这一趋势。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发展模式的要求,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财政部6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相关情况。财政部指出国务院出台的33项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涉及财政政策相关的措施共24项。财政部下一步将围绕八个方面推动政策落地,包括:
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统筹运用政府性融资担保、政府采购、社保费缓缴、援企稳岗等政策稳住市场主体、积极扩大投资和消费、支持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保障基本民生等。
6月2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相关情况,国务院出台的6方面33项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有24项直接涉及财政职能,涵盖税收、专项债券、政府采购、支出政策、民生社保等。财政部门将迅速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一是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三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四是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五是积极扩大投资和消费;六是支持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七是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八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5?地方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政策调整仍在继续,6月1日以来珠海、衢州、广州、佛山、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