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复工复产 上市公司冲在复苏"第一方阵"
时间:2022-06-02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6月1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推动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是接下来上海的重要工作。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上海上市公司采用居家办公、远程协作、线上沟通等方式,全力以赴保障了正常生产运转。

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还有部分上市公司提前实现了复工复产,成为稳定上海疫情期间生产的中坚力量。

6月1日,上海全面复工首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企业、多个办公园区,见证了多家上市公司首度恢复现场办公,冲在上海复苏“第一方阵”。

现场办公有序恢复

全面清洁消杀、采购防疫物资、设置查验区域……在收到全面复工复产的消息后,上海许多上市公司提前忙碌了起来。6月1日,上海许多上市公司的办公场所内,迎来了久违的喧嚣。

“今天是复工第一天,一大早公司各项目、部门在统一安排下召开了复工会,总结之前居家办公期间的工作,部署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据我们统计,第一天公司办公园区的复工率就超过了80%。”巨人网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迎接复工,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防疫管理措施,为复工提供有利保障。除了日常核酸扫码测温,复工期间公司实行每日全员信息申报制。要求员工必须每日登记核酸报告、健康信息。针对核酸过期员工,公司安排统一班车前往最近常态化检测点采集核酸,确保员工做好防疫,能顺利进入园区工作。”上述巨人网络人士表示,复工后,公司重点将继续聚焦研发,全力以赴推进项目的研发,确保进度。

恺英网络也于6月1日恢复了现场办公。公司相关人士介绍,为迎接首个复工日,公司提前一天对全部办公区域进行了整体消杀、除尘。“封控期间,公司充分利用各种即时通讯软件进行有效沟通,保障了居家办公的有效运转。4月份,公司不仅按时完成了2021年年报及今年一季报披露工作,还召开了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

据介绍,疫情期间恺英网络新入职员工约30人,并通过线上开展了新员工入职培训。

“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公司率先于5月30日恢复了多个新能源车展厅的营业,并于6月1日实现了上海总部恢复现场办公。”力盛赛车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公司旗下天马赛车场也已恢复营业,多个赛卡联盟卡丁车场馆也开门迎客,公司策划了一系列市场营销方案,积极促进经营恢复性增长。

主要从事化工供应链综合服务的密尔克卫自3月27日以来,一直尽力保证了大部分订单顺利交付。“6月1日起,公司上海地区所有办公场所、生产基地全面复工,90%的员工到岗。”密尔克卫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6月1日之前,不少建筑项目已提前陆续复工复产。“根据上海的防疫政策,除了个别员工涉及疫情管控,我们基本全员复工了。公司多个建筑项目正加快建设进度。”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房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服务的德必集团,旗下运营园区入驻企业众多。记者了解到,德必位于上海的各个园区,已从6月1日起陆续开放。在“重启”前,园区提前连夜调试数字哨兵等设施,保障顺畅复工。

零售商超回归增添城市活力

在复工复产快速推进的同时,复商复市也在稳步进行。6月1日,上海街头的人流车流明显增加,昔日繁华的商圈也重新热闹起来了,这其中少不了上市公司的身影。

“6月1日,公司旗下老庙和亚一等珠宝品牌共计50家门店恢复线下运营,其余待复工门店也已完成场所码下载,配备了各类防疫物资,并对员工信息做好动态掌握,以随时迎接复工。”豫园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于6月1日起全面复工,多个老字号品牌上海门店已陆续恢复营业,豫园商城也在6月1日全部复工复产,所有门店均开放营业,商城营业时间与疫情前一致。

记者获悉,自6月1日起,百联股份旗下的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旗舰店)、永安百货等13家购物中心,以及百联奥特莱斯广场(青浦)共计21家网点将恢复线下营业。上海新世界城也于6月1日起正式恢复线下营业,首批复市的区域为一楼商场,预计复市店铺数达70家,做到一楼商场百货品牌100%开业。

不少零售企业和购物中心抓住复工的契机,推出各项促消费或优惠活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激发消费市场的活力。

“在积极推动集团主要零售业态‘应开尽开’,人员‘应返尽返’的同时,公司将策划一批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综合节庆消费、品牌活动、会员活动等各种举措,重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恢复。”百联股份方面表示。

豫园股份也表示,公司旗下各产业和品牌将利用端午节等营销节点,推出丰富的产品、营销活动以及各种优惠,回馈消费者,并助力进一步提振上海消费市场。

目前,上海许多公共服务也由上市公司承担。这些上市公司的恢复进展,关系到上海城市智能的正常运转。

大众交通是上海最大的公交集团之一。记者从大众交通获悉,6月1日一早,大众出租车辆已按照要求张贴好场所码、进行消杀后陆续从场地驶出,正式恢复营运。当日大众出租驾驶员复工的大约有2500人左右,达到总数的40%~50%。

对于出租司机还未高比例复工的原因,大众交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驾驶员复运意愿其实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