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节假日期间,成都市金堂县的万达广场便会出现人潮涌动的景象。这是金堂最大的综合性购物中心。据悉,2017年12月8日开业当天,金堂万达广场总客流30余万人次,打破当年全国开业的万达广场单日客流纪录。
金堂万达广场商业面积10.28万平方,引进了200余家商家。其中主力店品牌80%为首次进入金堂地区。众多潮流一线品牌及国际大牌,让市民尽享一站式购物新体验。该项目对推动金堂商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方便群众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近,金堂县与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青白江区、新津区等成都6个区县市被四川省商务厅推荐纳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名单中。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承载促进县乡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任。
县域商业发展迅速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农村的商业载体主要是供销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供销社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县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尤其是在农村,农民为农产品卖不出去以及购买不到正牌工业品而犯难。
一位农村乡镇超市的老板介绍,按照传统模式,商品从厂家到一级批发商再到二级批发商,乡镇超市只能从二级甚至三级、四级批发商那里进货,而且进货产品中不乏杂牌或者山寨产品。
这里面存在多个关键问题,一是农村地区道路、物流、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二是农村地区缺乏优质的消费供给,缺乏相应的市场主体和商业载体。三是农村地区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但是潜力受到抑制。
2015年8月,成都获批国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在试点城市中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建立城乡一体的内贸流通体系,重点抓农村市场这一痛点。
成都在总结多年来推进"万村千乡”、"家电下乡”、"连锁超市进乡镇”等重大工程的经验成果,聚焦城乡社区市场发展短板,重点抓准农村市场这一痛点,通过夯实社区"微基础”、升级社区"微治理”,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和农资配送渠道。
一方面加快道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商业流通体系。比如,金堂县7家寄递物流公司成立成都金乡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解决农村快递渠道下沉和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实现"农产品进城”。
物流体系的畅通,使得物流成本大幅下降,农产品销售大幅上升。金堂县三溪镇脐橙等农产品发货价格,单票快递费用由2016年的每公斤12元下降到如今的5公斤6元,运单量由每日500件提升到创纪录的每日2万件。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还直接提高了销售价格。
另一反面,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商场进入县城和中心镇,推动县域商业持续火热。在2015年之前,崇州还没有大型商业综合体。2015年12月,圣沅·唐人街购物中心开业,成为崇州第一家城市综合体。这家购物中心引进了沃尔玛、万达影院、以及屈臣氏、百丽鞋业等众多知名品牌商家,开启崇州商业发展新篇章。
通过严密布局商贸网点、高效链接城乡物流、深度培育特色产业,县域商业步入以“天府粮仓”为核心功能、以“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古镇康养”为特色功能、以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体系为依托、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郊区新城新发展阶段,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到目前,崇州市建成了13个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经营面积41.6万平方米;建成37个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经营面积超16万平方米;布局了1060个村级便民商店,实现了172个行政村的全覆盖。
在县城核心区主要涵盖三大板块:以罨画池博物馆为核心的旧城片区,形成建材街、美食街、服装鞋帽步行街区;以万达广场、唐人街为地标的新城中心区,聚集了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连锁商业品牌;以小食品市场、隆腾市场、苏宁电器、全友工厂集采中心、崇州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标杆的亿元批发市场,涵盖了日用消费品、建材、家具、家电等业态。
与崇州发展情况相似,成都市最近几年县域商业得到快速发展。以万达广场为例,截至目前,成都已经开业10座万达广场,位于上海(14座)、北京(11座)和重庆(11座)之后,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各区县。
这些综合体的进入带来了众多商业资源,优质品牌的商品和服务进入到县域商业中,优化了城市商业格局、完善了城市功能、集聚了区域人气,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给农村居民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虽然近年来多种措施的推进,成都的县域商业体系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仍然面临一些不足。
以崇州为例,其新兴服务产业待发展,当前崇州商贸流通中传统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业等新兴先导服务业刚刚起步,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等行业引领性待加强。
不仅如此,崇州本地消费潜力待挖掘,整体来看,县域商贸消费仍然较为缺乏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商贸流通载体待提质。以罨画池为核心的旧城片区商贸设施较为老旧,以万达广场、唐人街为地标的新城中心业态较为单一,产业功能区中商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不足,部分乡镇片区商贸服务设施较为落后,主要以农贸市场为载体。
实际上,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