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新一线城市为什么是它们?
时间:2022-06-01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22年6月1日发布的《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和青岛。

划一下重点:合肥时隔一年重回“新一线”之列,沈阳则首次离开了这个名单。

《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各项指标主要采用的是2021年全年或截至2022年年初的数据。采用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17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数据,这份榜单每年都会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来评估中国内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情况。

每年榜单发布,大家关注的重点大多会落在哪些城市入榜“新一线”,它们的排名位次如何。但实际上,每座城市获得的排位背后都有对应的得分,它们是经过大量数据指标计算之后得出的——今年就包括了5个一级维度、17个二级维度和78个三级维度指标。仔细观察城市的商业魅力得分,你能够在了解城市排序之外获得更多的信息。

比如,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在持续缩小的。

在下图中,新一酱重新处理了2017年至2022年所有城市的总分:在公布的榜单上,我们会将新一线城市的首位设定为100分;而这里,我们将一线城市的首位设为100分——这是指数数据在呈现上的差异,不影响城市之间相对关系的表达。

很明显,包括不在今年新一线之列的5座城市,所有新一线城市的历年得分折线都是渐进向上的。如果将北京和上海列为中国内地城市当前发展的天花板,那么新一线城市都在向这个顶部靠近。

成都今年的商业魅力指数已经非常接近广州和深圳,并且除了此前就已领先深圳的城市枢纽性,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和生活方式多样性2个一级维度上成都也都超越了广州和深圳。重庆在最近2年的指数增长斜率与成都类似,都处在快速成长和超越对手的阶段。

在前几年的分析中,我们着重强调了新一线城市内部的梯队差异。这一套梯队的划分也在近几年出现了变化。

从综合得分的差距来看,原本处于第二梯队头部的苏州,得分与第一梯队的西安和武汉咬得更紧。而南京和天津则在这两年没有明显的升势,并在今年被郑州超过——以得分上微弱的优势,郑州的排名连进2位,并在第二梯队中成功从后腰部跨域到了领先位。长沙和东莞的排名尽管没有变动,但它们的涨势也与郑州类似。

在最胶着的第三梯队,城市得分都非常接近,稍有表现不佳的指标,很容易就被挤到二线城市之中。不过也有好消息。五六年前,它们的商业魅力指数只有北上的1/5,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接近1/3。

新一酱曾经在一座排名持续下降的城市被问“为什么我们回不去新一线了”,当时新一酱的回答是:只能说别人的增长曲线比你们更陡峭。看完以上关于历年商业魅力指数的分析,你应该理解了这句答案的含义。

接下来,新一酱和大家逐一分析15座新一线城市今年的数据表现。

下面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圆形柱状图,从0点开始顺时针的每一个柱子代表城市在各个三级维度上的数据表现。按照五组色块分,它们依次代表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中的各项指标。

你可以把外面的圆形理解为参考线,每项指标的第一个非一线城市得分落在圆的弧线上,大于这个得分的柱子(只有一线城市)会冲出圆环,相对较弱的指数则只会有很短的柱子。具体的指标名称我们已经列在文末,或者可以参考后续发布的完整报告中的详细呈现。

另外需要着重说明,为保持榜单的延续性,《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衡量的是所有城市在2021年的发展情况,各项指标主要采用的是2021年全年或截至2022年年初的数据,本年度的榜单计算未考虑2022年上半年的疫情影响。

[成都]

成都的新一线城市榜首地位依旧无法撼动,而且从商业魅力指数的总得分看,它与广深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今年成都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和生活方式多样性三个一级维度上分别排名全国第3、第4和第3位,已经超过深圳,或者同时超过了广州和深圳。相比之下,成都的城市人活跃度和未来可塑性还有可进一步提升的指标,比如消费活跃度、社交活跃度、创新氛围指数都落后于至少两座新一线城市。

[重庆]

重庆今年再次超越杭州,成为新一线城市的第二位,并且这次拉开的分值差距明显更大。在城市枢纽性和城市人活跃度上,重庆今年的排位分别提升了2位和3位。其中提升较多的二级维度包括了交通联系度、物流通达度、社交活跃度和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指数。未来可塑性仍然是重庆的短板,其创新氛围指数和消费潜力指数都没有进入全国前10名。

[杭州]

尽管总名次下降1名,落到了新一线城市的第3位,杭州仍然在城市人活跃度上领先于所有新一线城市,并这一维度下的夜间活跃度排名上升。杭州的大品牌青睐度今年超越了深圳,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不过其商业资源的集聚还有待城市商业空间格局的进一步打开。过去一年,杭州在交通联系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