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正好 "东方华尔街"活力返场
时间:2022-06-01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下,上海金融市场政策高效、脉搏稳健、融资持续,确保了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平稳运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依然牢固。

6月1日,旭日东升,生气蓬勃的上海陆家嘴回来了。它沐浴在阳光下,以安静的坚守,诉说着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金融城“金融运转之韧劲、城市发展之势能”。

经受了疫情考验,新的篇章开启。眼下,复工复产的号角响彻城市每个角落。正常的生活节奏陆续回归,城市元气正在恢复,希望的信念将盛放于这个夏天。

3月28日以来,这座因疫情静下来的城市,其核心功能仍然“静”中有“劲”。

——封控之下,实体经济遇冷承压、面临爬坡过坎,金融“活水”给予慰藉、润物无声;

——上万“金融人”逆行驻守,保交易、保运行,市场运行稳健;

——对外开放的姿态不改,畅通世界的金融“血脉”汩汩流动。

如常的市场脉动之间,蕴藏着城市发展之势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金融市场开放创新的前沿,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版图,亦是国内、国际市场连接之枢纽。中国浩浩荡荡的发展大势不移,上海拥抱世界的进程驰而不息,稳健前行的动力充沛。

“静”中有“劲”为实体经济“通经活络”

上海按下“暂停键”,上万“金融人”逆行驻守陆家嘴,保交易、保运行,市场运行稳健。

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5月29日,上海推出《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从企业纾困、税费减免、补贴发放、投资吸引几个方面有序推进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

在上海按下“暂停键”的这两个月,金融脉动一直未息。为确保市场稳定运行,上万“金融人”驻守陆家嘴。

3月底的上海,春寒尚且料峭,人保资产交易员周伟在与时间赛跑。3月27日晚,周伟接到值守通知,深夜赶回公司驻守。赶到公司的当晚,他在睡梦中被电话叫醒,“业务部门说隔天放款需要用印,大家担心浦东封控之后会耽误投资项目放款,我又立马出门,赶在封控之前,拿到了相关文件。”周伟说。紧接着第二天,从早上8点到次日凌晨,项目投资团队紧张地推进放款审核工作。在对近百份合同和委托人缴款认购材料用印后,驻场同事们已精疲力尽。而一直在远程电话和视频配合的非标投资团队和项目投资团队的同事也长舒一口气:明天终于可以放款了。

3月29日一早,募集资金到位。这笔资金解了融资人开展抗疫工作的燃眉之急。“金融支持抗疫当仁不让。这也是人保资产第一笔全程通过远程办公方式,完成合同签署、放款审核和资金划转流程的放款业务。”周伟说。

疫情下,金融“活水”是为实体“输血”、纾困的关键力量。关于这一点,上海清算所运营部业务二部朱光感触颇深。上海清算所为债券招标发行提供技术支持、运营保障及日常服务,招标发行业务能否正常开展,关系到债券市场投融资功能的顺畅运转,与市场主体息息相关。在朱光及其团队的合力努力下,上海清算所近期推出50亿元“支持上海抗疫保供”主题金融债券,有力支持上海企业防疫保障和疫情期间维持供应链生产。

周伟、朱光,是此次“逆行”驻守、保交易保运行的“金融人”的缩影。多方守护下,上海金融市场“脉动”稳健有力。

串联实体与金融市场的要素市场,就是一面镜子。“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经济生活中的高速公路。”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宋汉光如是形容。

3月以来,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剧,降低融资成本迫在眉睫。“票据市场的突出特点就是与中小微企业联系紧密。”宋汉光告诉记者,眼下,数百万中小微企业通过签发和贴现票据,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信用和资金支持。这种支持还通过票据的背书转让传导到产业链上的更多企业,数十倍地扩大了受支持范围。

要素市场还是保证各项宏观政策触达市场末梢的重要环节。宋汉光表示,央行的再贴现政策引导银行资金“精准滴灌”,使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享受到了政策红利。3月以来,票据贴现利率保持下降态势,4月份平均水平为1.92%,比去年同期下降115个基点,初步匡算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200亿元。

据宋汉光透露,票交所“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即将于今年6月投产上线。新系统将打通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环节,灵活满足供应链贸易场景的企业支付诉求,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业务风险提供更有力支撑。

“疫情期间,保交所各项交易服务功能实现了平稳、有序运行,同时持续创新完善功能服务。”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任春生告诉记者。一方面,促进保险业更好地提供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比如,保险中介服务平台完成SaaS系统全面升级、巨灾保险平台上线巨灾保险一站式线上交易服务功能等。另一方面,推动保险资金更好地对接和服务实体经济。今年,保交所子公司中保登已完成产品发行35只,新增发行规模278.16亿元,为超过2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工具。

政策层面也精心呵护,与金融市场主体形成纾困合力,护航实体经济。一段时间以来,为确保流入实体经济的血液更通畅,援企纾困措施密集出台,让实体经济吃下“定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