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定盘星" 上海上市公司战疫重振
时间:2022-06-01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句常用于鼓舞人心的话语,因一场疫情而有了生动入微的演绎。

助力物资供应,稳定产业发展,促进城市运行,保障民生无忧……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或许我们不曾留意这些企业的名字,但每当我们打开手机,拿到外卖,抑或戴好口罩,发动汽车——我们总能与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相见”。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些企业相关人士纷纷表示,他们需要更勇敢、更努力,只为让企业转起来、让产业动起来、让生活好起来。

负重前行谱写发展新篇章

沪上一大批上市公司抗疫保供、坚持研发,保障了产业链持续运行,充分体现出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我们第一批员工已于上周进入公司复工复产,目前处于闭环管理中。”晶丰明源相关人士介绍。据季丰电子董事长郑朝晖介绍,公司所处的莘庄、张江两处高科技产业园区均已表示,自6月1日起,员工从防范区小区到防范区公司的点对点上下班,不再受任何限制。

半导体产业是上海的名片。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半导体企业负重前行,抗疫、生产、研发“三不误”,谱写发展新篇章。

“我们3月份实现300mm大硅片出货量创新高,4月份存储器用无缺陷硅片出货创历史纪录,预计5月份还将创出新高。”沪硅产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沪硅产业按照上海市政府的指示,上下一心,全力投入到保障生产与员工生活的抗疫大战中,有力确保半导体大硅片供应,支撑了产业链平稳运行。

记者了解到,在3月27日晚间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沪硅产业董事长俞跃辉即组织新昇半导体、新傲等下属公司研究和部署疫情防控方案。新昇半导体董事长李炜迅速赶到工厂一线,带领管理层落实各项生产和生活物资保障方案,每个应急小组开始“跑”起来……3月28日凌晨4点,沪硅产业就组织了近400人进入公司实行全封闭管理,保障了工厂后续生产。

保供与研发两手都要抓。多家半导体公司在努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坚持研发,发布了最新的研发成果。

5月4日,晶丰明源进行了自研的10相数字控制电源管理芯片BPD93010全球首发,该芯片主要用于CPU、GPU、AI等大功率计算芯片供电,亦可广泛应用于PC、服务器、数据中心、基站、自动驾驶等领域。5月27日,安路科技在官微宣布,推出精心打造的SF1系列FPSoC器件,实现视频图像接口转换和工业控制交互。

沪上一众生物医药公司坚持生产,跑出了呵护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加速度。

5月24日,复宏汉霖松江基地首批商业化生产的药品汉曲优(曲妥珠单抗)装车奔赴20个省份23座城市,这也是首个中欧双批的国产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和转移性胃癌的治疗。复宏汉霖介绍,早在3月初,公司就已做好准备;3月11日起组织部分员工进入厂区,实施闭环管理;3月30日开始驻厂封闭生产,近400位员工坚守岗位至今。目前,公司驻厂员工共计600多人。

沪上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积极稳复工、增产能。记者了解到,上海谊众相关生产车间已基本恢复生产,三生国健表示有望在6月份全面恢复生产运营。泰坦科技、阿拉丁等企业加快复工,有力支撑了下游客户复工复产。美迪西介绍,复工复产以来,试剂耗材等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开始陆续供货,及时补充公司库存,保障公司生产经营稳步有序开展。

复工复产怎能缺了金融的助力。沪农商行响应政策精神,仅用两天就制定并对外发布了“退税贷”专项信贷方案,成为上海第一家制定相关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沪农商行3天内就收到300多家小微企业的线上申请,成功发放了1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有效放大政策惠企红利效应,助力社会经济有序恢复。

抗疫保供稳定全球产业链

上海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上海复工复产有效提振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每生产十辆车就有一辆来自上海,上海汽车产业的地位不言而喻。上汽主动作为,充分发挥龙头公司“以点带链”的作用,助力产业链稳定运行。

4月16日上海市首批复工白名单公布后,上汽大众就立刻投入到复工复产工作中。但他们很快遇到了问题:尽管首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中与汽车相关的企业超过了240家,但其一重要零部件供应商位于安亭的厂区没有被纳入首批白名单。

供应商厂区不复工,上汽大众的产线也运转不起来。怎么办?上汽大众不等、不靠,而是和供应商一起在安亭厂区设置隔离点、安排员工接送专车、帮助供应商快速走复工复产程序。在上汽大众多部门通力合作下,这家供应商位于安亭的工厂在第二天就被批准复工。

政企通力协作,上海的汽车产业正在快步走向“如常”。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底,上海浦东21家汽车百强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拉动了200多家零部件企业恢复生产;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700多家一、二级供应商已复工超过90%。

汽车复工效果已体现产品全球交付中。据悉,特拉斯自复工以来已向欧洲发送上万辆汽车,公司自5月23日开启双班生产,6月份有望全面恢复正常。上汽集团1000多辆自主品牌车已发往澳大利亚,公司计划于6月初实现双班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