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FOMC公布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支持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大幅加息将为2022年晚些时候提供政策灵活性。市场普遍认为,5月会议纪要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没有额外的鹰派论点出现。由于官员们上调了今年上半年和明年PCE通胀预期,评论称这暗示美联储再进行三次50个基点的加息就会结束“收水”。此次会议确实在波澜不惊中传递了较过去几次不一样的信号:“政策灵活性”意味着经济能承受紧缩的最大底线在哪儿?而作为被认为是史上独立性最差、最讲“政治”的本届美联储,或许在11月的中期选举后,我们才能看到政策的“真面目”。
5月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透露哪些细节?本轮美联储加息还原上个世纪94/95周期猛而短特征?美11月中期选举是否会成为货币政策走向的又一不确定因素?大码加息背景下对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影响?美元此轮升值已经到顶?人民币汇率后续怎么走?俄乌冲突是否会动摇美元世界霸主地位?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瑞信亚太区财富管理部大中华区副主席陶冬。
陶冬的主要观点:
美联储急寻控通胀和稳经济平衡点
大码加息掩盖通胀误判中期选举或将是政策分水岭
本届美联储独立性历届最差
除了通胀经济衰退和就业将影响货币政策走向
美国暂时没有显现衰退迹象但情绪性担忧已显现
风险意识降低市场已习惯央行保驾护航
美股下跌是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
美元短期超买出现回吐中长期升值仍未结束
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没有结束
矬子里拔将军美元霸主地位暂时无法撼动
美联储急寻控通胀和稳经济平衡点
大码加息掩盖通胀误判中期选举或将是政策分水岭
第一财经: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最新的消息我们看到美联储公布了5月份的货币政策的议息,美联储官员们上调了今年上半年和明年的PCE的通胀预期,有评论认为这暗示着美联储可能在接下来3次50个bp的加息之后就会结束收水,您怎么来看这个观点,您认可吗?
陶冬:美国联储实际上表达了两个思想:第一个是对于目前的通货膨胀,它还需要进一步非常大力气的来抑制通胀,第二个信息是如果要是经济出现了问题的话,它需要做出一些调整。那么这一次的讲话和之前的讲话之间的一个最大差别就是它需要有一个平衡了,平衡是这一次的关键点。
那么我一直认为联储靠货币政策来处理通货膨胀有它自己的困难,最大的问题就是说它对于供给端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实际上是起不到太大作用。但是美国今年的11月份有一个中期选举,它需要做出一个政治上面的态度来回应美国选民的诉求,所以现在就是拼命的加息,大码的加息来掩盖去年对于通胀形势的一个误判。那么在中期选举之前,我相信都会持续的一个大码加息,可能50个基点,甚至可能出现75个基点也不出奇。但是这些的效果有限,而且我更担心的是不仅通货膨胀没有压下来,把经济增长给拖垮了。
那么我认为11月份的中期选举是联储政策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会非常激进的通过加息缩表来表达一个政治立场,在那个之后会取决于数据,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发展来调整政策,未必过了11月份之后就不再加息了,但是加息的幅度和频率都有可能出现调整。
第一财经:您认为这次美联储的加息是还原了1994年和1995年那次加息的情景,所以这次美联储加息的风格是猛而短的?
陶冬:我绝对认为这一次加息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猛而短。这一次加息就是因为联储去年误判了形势之后,不得不摒弃实际上是过去20年一直采用的透明度非常高的阶梯式的加息方法。
上一次像这样加息是在1994年、1995年的周期,那个时候就是美国刚刚摆脱了这个海湾战争衰退,之后通货膨胀就开始起来,石油价格开始涨了,工资开始涨的时候,联储经过三次短暂的试探性加息之后,连续两次50点、第三次75点,第四次再来50点,猛的加了一下子,但加完之后经济就开始往下走了。联储就开始调整政策,总共的加息只有一年多一点,但是加息的这个幅度非常的大。那么我相信这一次联储的加息的路径图很可能和94、95年比较相似。
本届美联储独立性历届最差
除了通胀经济衰退和就业将影响货币政策走向
第一财经:因为我们都知道94、95年那次通胀,大宗商品的价格迅速的上涨,失业率高涨,导致时任总统老布什没有成功连任。我们知道今年年底的时候会有这届总统拜登的中期选举,您认为这会不会成为美联储通过加息和缩表来控制通胀的又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陶冬:我觉得这一届的联储,它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能是历届最差,同时它对于政治上面选边看的比较重一些。为什么现在会这么大规模的加息?就是因为中期选举美国70%的选民说我现在最愤怒的事情是物价不停的在涨,蚕食了他们的购买力。那么过了这个之后,如果经济再往下走的话,下一个政治事件是什么?就是总统需要连任,当经济开始往下走的时候,联储就要转过身去处理就业的问题,处理经济下滑的问题。那么这个在我看来,可能是明年货币政策的一个变数。
当然了美国会不会真正的出现一个衰退,现在我认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