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盘点稳大盘会议后的六项新增措施
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重申5月23日国常会部署的6方面33项政策内容后,本周各部门、各地方抓紧谋划落实响应,并密集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表现为六大方面。
5月27日,财政部将结转2023年的4000亿转移支付资金提前下达用于退税,以稳定工业生产。资金列入2023年预算,库款于2022年先行单独调拨,显示今年财政较大概率并不会再新增预算,而用于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达3160亿,其中包括1400亿支持5.23国常会提出的留抵退税范围扩大的资金,以及或包括因今年退税速度加快,相较于两会出台的1.5万亿留抵退税的增量规模1760亿。
5月26日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从生产、物流、用工保障推进外贸物流企业尽快复工达产,并将外贸货物纳入重要物资范围。从供给侧提高货运物流效率的角度稳定出口。目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95.3%(4月为83%),6月之后、8月之前仍可期待出口的最后一轮快速反弹。
5月25日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加速政府资金周转稳投资。核心导向是通过在存量基建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加速政府资金周转,以用于支持新的基建项目投资,《意见》提出中央预算内资金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可以对盘活存量资产获得的回收资金投入新项目时予以配套支持,但实际进展也得考虑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但另一方面《意见》并未放松基建项目盈亏平衡以及绩效导向要求,瞄准基建投资存量大,收益较好的基建项目,突出指出严禁在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新增隐性债务。
5月25日财政部出台《关于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积极落实5月23日国常会精神,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支持。亦是稳定工业生产的重要政策组成部分。
5月23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规格更大,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亦显示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基本完成,重心在于信用传导。此次会议参会金融机构由去年12月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充至此次24家主要金融机构。
会议更加强调银行在信贷当中的作用,显示货币政策靠前发力已基本完成,后续重心更多在于疏通信贷传导机制,针对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水利基建等方面加大信贷投放。
各地以财政资金补贴购房契税政策加码,补贴比例甚至高至100%。因城施策仍是稳定地产需求的核心政策思路,而不会诉诸于强刺激等推升一线城市房价、加剧房地产市场分化风险的手段。
此外,上海市人民政府5月21日推动《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文件成文,并于5月29日发布,整体上延续了5.25稳经济大盘会议和5.23国常会六大抓手稳增长的政策思路,尤其聚焦尽快推动供给侧复工复产、畅通物流。
重点回顾:地产销售好转,多地出台购车优惠。1)消费:4月手机出货量同比仍低,多地推出购车优惠。2)地产:各地因城施策加码,地产销售有所转暖。3)供给:铁路、公路货运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九成左右。4)通胀:全国“三夏”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力保粮食供应与粮价稳定。5)货币与流动性:月末DR007小幅上行,但仍维持低位。
6)财政:5月新增专项债已发和计划发行6320亿。截止5月28日,共有23个省市公布6月地方政府债发行计划,合计计划发行5220亿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和872亿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6)汇率:疫情持续缓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