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五年。在我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的战略背景下,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正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从《“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到《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培育乡村数字经济等内容位列要位。5月23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炉,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也成为重要任务之一。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当前,围绕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不少数字化平台加码发力,在数字物流、数字农业订单、数字化就业等领域加快探索、持续深耕,助力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
数字物流平台“跑起来”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的轩弘扬在2021年成立了豫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覆盖100多户农户,在当地种植了1500亩蚕豆。5月初,河南疫情暴发,正值蚕豆最佳采摘期,这可急坏了轩弘扬,“蚕豆采摘周期短,只有7-10天,采摘下来不能及时运出去的话,就达不到市场收购标准,采购商可能就会拒收,这将直接影响到100多户农民今年的收入。”
好在在网上看到满帮平台开放“抗疫助农”通道的消息,轩弘扬赶紧提交了求助信息,很快平台工作人员就启动了帮扶程序并找到了承运车辆。5月18日、19日两辆货车就装载34吨蚕豆开往江苏苏州。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我国春播粮食已超过九成,旱地作物播种进入扫尾阶段。在各方努力下,货运物流不畅等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与此同时,各地全力打通鲜活农产品运输“堵点”“卡点”,力争让数量众多的农产品能够快速地从田间地头抵达城市。
在此过程中,一些货运平台以运助销,凭借自身的技术运营能力,以及丰富的司机运力资源,协同当地政府为农户、合作社搭建农业产品运输上行通道,提供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货运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切实解决运输难题。
“各地乡村随处可见的‘要想富先修路’标语,说的就是物流畅通的重要性,乡村振兴离不开便捷的货运服务。”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表示,无论是农耕季的生产物资,还是丰收季的销售外发,高效的货运平台,能为农村广阔市场有效匹配急需、大量的运力资源,提高从农产品产地“最初一公里”到农产品进城的物流效率,降低农产品上行物流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上行也是物流业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不过,当前还有很多县、镇、村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产品保鲜要求多、物流成本高,产地端、运输端难以有效整合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农产品上行的步伐。
“农村货运市场弱、小、散问题很普遍,依靠大量货运小个体的单体升级,很难实现农村物流的快速升级。”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分析,通过互联网货运物流平台,可以加速碎片资源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数字化的物流集群优化,平台可以加速众多货运个体的标准建设和服务延链,进而加快满足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所需要的现代化货运物流。
数字农业订单“多起来”
芍药又被称为“五月花神”。随着鲜花电商的快速发展,在“订单农业”的加持下,原本花期只有一两周的芍药,正在实现三四个月的“超长待机”。加入芍药鲜花产业的新农人也实现了稳定增收。
“按照订单生产、采摘,我们心里就有底了,不会因市场浮动而受到较大影响。通过订单农业,能保证30%的收入是稳定的。”山东菏泽百艺芍药基地负责人郝海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菏泽产地,我们已带动300多名周边村民稳定就业。今年基地亩产比去年增加20%。”
订单农业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开展订单农业”作为“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重要举措。当前,数字订单的加快推广,在帮助农户对接市场的同时,还在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在山东菏泽,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深耕芍药鲜花领域。订单农业还为上游基地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以及品质的提升。
郝海卫坦言,作为农业从业者,行情好的时候可能赚得盆满钵满,行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亏得一塌糊涂。基地一年产几百万枝花,对于仓储和营销能力都是很大挑战。数字消费平台的加入,为菏泽芍药带来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收入。
“我们在甘肃和浙江投资控股了两个基地,5月底能够持续供应,加上与中国农业大学保鲜技术的合作,我们的花能销售到6月10日左右。”山东省菏泽市大王芍药基地负责人罗永峰告诉记者,通过与盒马、抖音等销售平台进行合作,实现订单锁定,可以有计划地种植和采摘高品质的芍药。平台还可以协助基地提供更便利的交通运输方式,实现冷链直达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全国最大的有机蔬菜盒马村,落户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中所村。今年5月起,共有33种有机蔬菜从这里销往全国盒马门店。目前,全国范围内有百余家盒马村,全部实施订单农业。业内指出,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的订单农业,正在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益尝试。
数字化就业“热起来”
县域是城市和乡村的纽带,推进欠发达县域的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一。根据日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欠发达县域数字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