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核酸采样圈"经济账
时间:2022-05-2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有其优势,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的服务,同时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来提高检测预警的灵敏度,早期发现疫情,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近期多地开始部署15分钟核酸“采样圈”建设。

 

5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明确表示,并非要求所有城市都要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主要是集中在输入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以及人口千万级的城市。在频次上也并非要求所有人群都要48小时检测一次,具体的检测频次也是要当地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和防控的需要来因时因势确定。

 

对城市来说,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服务,同时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和疫情的及时控制。不过,这不仅是一次性的硬件投入,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科学规划和常态化的运营管理,做到质量、效率与成本的统一。

 

就如何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与地方财政的平衡,推动防疫与经济发展的双统一,有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大城市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但相比大规模封控带来的代价要小得多。而且建立起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城市,能对疫情做出快速反应,可以尽快从封控中恢复生产生活,避免疫情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严重的冲击,进而影响到与之经济联系密切的其他城市。

 

此外,从目前情况看,三四线城市无需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要尽快通过加强多地联动的方式推动资源的调配。更为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敢于担责,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要注重核酸采样的公共属性

 

在5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郭燕红表示,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

 

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有其优势,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的服务,同时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来提高检测预警的灵敏度,早期发现疫情,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核酸检测成为很多城市现在防疫抗疫的重要措施和关键支撑,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量医务工作者、医疗资源从医院移动到社区核酸检测现场,导致医院由于人手不足,无法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

 

曾刚表示,单纯依靠社会力量开展临时核酸检测效率低,且在核酸样本采集、运输、核酸检测结果信息发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质量管控风险。如何做好核酸采样点常态化运营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核酸检测不能只看短期需求,而且更要考虑到未来长期整体需求情况;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只关心硬件建设,而应该在充分论证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重视核酸检测的常态化运营需求,遵循软、硬件建设并重的原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核酸采样亭的建设有多种形式,包括小区、单位、学校、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移动采样车、独立采样亭、药店诊所等。建设主体与出资也并非完全由政府主导,涉及的服务和建设人群既有志愿者和公益岗,也有合作的第三方公司。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市民来说,15分钟核酸“采样圈”确实非常方便,但还要注意的是,核酸供应链中有没有中间人寻租的问题,有没有人获取了非生产性利润发疫情财,有没有腐败、浪费等,这些都是治理问题。

 

近段时间,一些城市出现核酸检测结果不准确、信息上报不及时等问题。

 

在张燕生看来,15分钟核酸“采样圈”是一个涉及公共资源配置、公共组织管理、公共卫生保障的专业化、法治化、规范化的工作。现在不少城市更多靠行政组织管理体系推动,可以比较快地执行,但是行政管理人员不够专业、规范和到位,他们既非公共卫生领域专家,也非综合协调领域专家,容易引发冲突对抗。其次,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一些简单的行政命令缺乏法律依据,非常容易和市民、社区、市场主体等产生直接的矛盾和冲突。再次,要尊重常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否则就容易造成一件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得到的结果并不好。以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例,可以用专业、法治的方式去做,透明的方式,也可以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去做,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方式去做。

 

曾刚对此也表示赞同,他强调,不能把核酸检测当成一个高度市场化、商业价值丰厚的产业,核酸检测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因此,应该建设好两支队伍,一支是精干的专业队伍,另一支是人数众多的后备队伍。事实上,核酸采样的技术并不复杂,是否可以通过集结60-65岁的退休医务工作者以及护校、医学院学生,将他们纳入核酸检测预备队。在疫情严峻的重要时刻,及时将他们召唤进来,以减轻医务工作者从事核酸检测的巨大压力。

 

医保基金能否覆盖核酸检测费用?

 

不仅是大城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不少三四线城市甚至县级市都开始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

 

对此,曾刚认为,这些城市在规划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