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产保供促发展"系列报道 聚合力挖潜力 外贸企业逆境中守住"基本盘"
时间:2022-05-20 00:00:00来自:人民网字号:T  T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此,人民网推出“稳产保供促发展”系列报道,多维度记录经济社会攻难克艰的信心、各行业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的决心。

 

宁波舟山港,巨轮往来、集卡穿梭;广州南沙港码头,外贸班轮停靠泊位抓紧装载货物;山东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景象;辽宁沈阳虎石台车站,中老铁路(沈阳—万象)国际货运列车缓缓驶出……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外贸已经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延宕、俄乌冲突突发等更多复杂因素影响,外贸企业遭遇新的压力与挑战。在政策支持下,广大企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迎难而上,炼“内功”、求创新,千方百计稳住生产、拓展市场,尽显韧性与潜力。

 

多部门联动,政策持续加码

 

“春节后国外客户的订单迎来一波回升,这本是公司创收的好机会,但受疫情影响,出口的物流成本及采购成本都上涨了,而回款的时间还没到,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承接新订单。”

 

正当福建某主营小型机械设备出口的小微外贸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时,银行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企业足不出户顺利获批了贸易融资额度300万元。

 

近期,各地商务局联合当地银行发布加大政策性信贷投放,做好跨周期调节,助企纾困,特别是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努力保订单、稳预期,促进外贸平稳发展。

 

“新政出台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上门辅导。我们很快收到了80万元的出口退税。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浙江某外贸公司财务负责人刘桂平说。

 

各地税务部门也针对外贸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在退税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助企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退税政策衔接,完善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在办理方式上,推广出口业务“非接触”办理,精简申报环节,推行备案单证电子化,进一步提升退税办理便利程度。

 

面对复杂严峻局面,港口、物流企业也积极响应政策,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做好物流保供,努力解决外贸企业订舱难、订舱贵的问题。

 

宁波舟山港最新生产快报数据显示,4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10%,环比增长超12%。

 

去年以来,我国精准出台了一系列稳主体、稳市场、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落实落细,效果持续释放,大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为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近日,国务院依据内外部复杂环境,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外贸企业的诉求。各部门联手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4月,税务总局等10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促进外贸平稳发展的通知》,聚焦政策纾困,着力减轻出口企业负担。5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助力外贸企业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企业苦炼“内功”,主动出击

 

“不能坐等市场变化,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变。”这是采访中,不少外贸企业人员面对变局的心声。

 

当前东南亚国家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中国外贸企业正在不断探索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的新策略。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是应对外贸挑战的底气所在。以纺织鞋服产业为例,中国经过数十年积累,已经形成了化工、面料、织造、辅料、制造等完整的产业链条。

 

“一方面,部分欧美国家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另一方面,东南亚鞋服生产企业对上游面料、鞋材等需求增加,对我们而言其中也有机会。”福建省某制鞋装备公司董事长黄劲煌说。

 

面对国际订单的波动,还有一部分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晋江英林镇是中国泳装出口重镇,近年来,受国内外疫情影响,海外订单减少。在当地党委政府牵线下,安踏等龙头企业与英林泳装企业合作,通过品牌授权、代工、合资经营等方式,帮助他们拓展国内市场,稳定了上下游5万多个就业岗位。

 

部分企业则倒逼自己“转型升级”,升级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通过提升硬实力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光告诉记者,市场需求暂时减少,公司就想办法研发冰敷产品、亲肤面料、防晒面料等,以技术创新改变产品特性,创造需求。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高级分析师、研究经理曹志强对人民网记者表示,“短期看,外贸企业需要千方百计保订单、促生产、按时交货,稳住市场份额,长期看,外贸企业应该开发生产更多适销对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商品,充分利用政府、行业协会搭建的国际营销平台,主动走出去推荐自己的商品。”

 

在他看来,中国有一大批在国外有市场布局和触角的外贸公司,可以利用掌握的渠道优势和市场信息,打造更多中国本土商品品牌。

 

外贸保稳提质,蓄力前行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外贸企业的生产进度也在逐步恢复。4月份以来,深圳外贸进出口明显好转,海运吞吐量明显增长。

 

“基本上客户把需求发给我们,就可以给他们保证舱位。”深圳一家综合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