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
时间:2022-05-20 00:00:00来自:远东资信字号:T  T

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回顾了2022年初以来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重点工作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7天期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至2.85%和2.10%。同时,人民银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9%回调至8%,释放外汇流动性约100亿美元。

央行报告在货币政策上的重点关注事项方面,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新的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当前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此外,人民银行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4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金融稳定法》中明确,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目前,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基础框架初步建立,首批646亿元资金已经筹集到位。

宏观经济方面,央行认为,受疫情脉冲式反弹、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等影响,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海外通胀压力持续走高,能源、金属、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大。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