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智库杨东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时间:2022-05-17 00:00:00来自:中证网字号:T  T

中证网讯5月17日,赛迪智库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杨东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形势下中小企业遇到发展挑战和困难,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是优化中小企业产业生态的有效渠道,是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5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通知》(简称《携手行动》)提出,到2025年,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

杨东日表示,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助于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创新连共享、供应链协同、数据链联动、产业链协作的融通发展模式,帮助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提升配套支撑能力,也可以降低大企业自身的成本,从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杨东日坦言,当前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还存在四方面堵点、难点。一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过程中,大企业往往处于支配地位,中小企业往往缺少话语权。由于地位不对等,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大企业主动开放资源与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的意愿往往不足,影响了进一步合作开展。

二是大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了创新合作。一方面,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经常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由于缺乏沟通机制,中小企业往往不了解大企业需求,大企业也难以掌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最新动态。另一方面,有些情况下,中小企业即使产品较为成熟,也难以融入大企业的供应体系。

三是中小企业在研发视野和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和研发视野,对自身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场景探索不足,限制了与大企业需求对接,减少了合作范围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生产能力也有限,即使与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在质量控制或规模化生产上有时也难以满足大企业的较高要求。

四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改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过程需要专业服务机构充当桥梁作用,对诸多合作环节进行沟通的。而当前服务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专业机构较少,且这些机构服务内容和手段较为单一,服务水平和质量也不高,客观上影响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上,此次发布的《携手行动》,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条链”为重点部署了七项重点任务。

例如,在打造大中小企业创新链方面,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品牌、设计研发能力、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动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专利布局、绿色发展等方面推动大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合作。

在巩固大中小企业产业链方面,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大企业配套需求开展技术攻关和样机研发;推动大企业帮助配套中小企业改进提升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产品可靠性等水平;按产业链组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大企业对接,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