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技术成熟产业规模化 我国生物经济还有哪些短板?
时间:2022-05-18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此次《规划》的发布,是更加正视生物经济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因为相关产业正在初步形成中,需要国家做进一步规划,形成产业讨论圈。

“生物经济一直被业内熟知,并非刚兴起的概念,一些核心技术的开发以及相关技术应用都在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发展,如农业育种、超级稻等。此次《规划》的发布,是更加正视生物经济,但同时也是因为相关产业还在初步形成中,需要国家做进一步规划,形成产业讨论圈。”近日,诺禾致源首席科学家田仕林博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指出。

上述提到的规划,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也是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目前,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生物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生物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生物经济是指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来生产食品、能源、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但生物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尚属空白。我国生物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挑战,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并导致传统生物安全问题和新型生物安全风险相互叠加,生物产业原创能力仍较为薄弱,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体系尚不完备等。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也指出,我国生物经济创新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原始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仪器和试剂、生物信息资源等积累不够。

《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分别为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同时也提出了提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强调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科研攻关机制,加快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

底层技术成熟、产业规模化

近年来,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围绕基因组学、脑与认知科学、合成生物学、精准医疗、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育种、生物质能源、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政府和各大生物医药企业都加大了在生物安全、疫苗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客观上推动生物经济进入加速发展期。

对此,毛化指出,生物经济将在人类健康、绿色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安全等方面形成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在上述《规划》中也重点选择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应用、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四大领域。

田仕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生物经济在上述各大领域内都形成了一定规模化的产业,各产业也已经形成了多种成熟的核心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如基础科研服务、疫苗开发、新药研发、肿瘤检测、分子育种等。如农业育种领域,基因测序技术催化了众多的分子育种产品,完成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基因组图谱绘制,发掘了大量的遗传分子标记,为农业精准分子育种提供了广泛的资源。

“经济就涉及到产业,某种技术的规模性或方向性应用。如在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和2000年人类基因组破译基础上,伴随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农业技术等深度融合。如近20年快速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不管是在成本还是通量、产业规模方面,都突破了摩尔定律的变化曲线。很多人才、资源都投入了这个领域,加速其成型并形成经济规模。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生物经济已经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田仕林指出,技术的发展使得产业细分领域逐渐形成,并规模化发展,如在基因测序领域,服务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科技服务市场已经形成规模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江也举例称,10年前,绝大多数孕妇、患者对于基因检测胎儿情况、癌症早期发现等效果还将信将疑;今天,已经有数百万级的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5年前,人们对核酸检测的效用还懵懵懂懂;今天,核酸检测已经成为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此外,越来越多不可再生的石化基产品由可再生的生物基产品替代,生物质能成为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的农作物在产量和品质均得到大幅改善。

生物质替代应用的技术应用同样使得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以透明质酸举例称,此前透明质酸从公鸡冠中提取的,200公斤能提1公斤,彼时透明质酸比黄金要贵15倍多,一克透明质酸要100美元,一克黄金只需6美元。但目前通过细胞工厂生产,还没有用合成生物,成本是原来鸡冠提取法的1%都不到,且这种效率还没有合成生物高。这也使得透明质酸产能等迅速提升,也使得该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划》中生物安全也被重点提及。“顺应‘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的新趋势,加强国家生物安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